地名:下盆岙村 | 隸屬:涂茨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30225108219 | 代碼前6位:330225 |
行政區(qū)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qū)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東原為海,上元山嘴外有礁石,船只駛往泊戈洋,于此需下篷徐行,故名下篷岙,后諧音下盆岙。一說,村處梅坑山與上元山間山坳,形似盆,且在泊戈洋南,故名下盆岙。
基本介紹:
下盆岙村位于涂茨鎮(zhèn)的西南部,是入涂茨鎮(zhèn)的第一村,是涂茨的西大門。 下盆岙村離縣城12公里,湯錢線依村而過,交通相當便利。全村目前有206戶,人口706人,有水田528畝,山林720多畝,楊梅40畝,柑橘20畝,F(xiàn)有黨員23人,預備黨員三人,同時不少青年也正向黨組織靠攏,積極申請入黨。
下盆岙村北接珠山村,南面象山產(chǎn)業(yè)區(qū)C區(qū),產(chǎn)業(yè)C區(qū)企業(yè)的興起,給我村村民帶來了眾多的就業(yè)崗位,這不僅給我村村民提供了就業(yè)方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村民自家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我村的新農(nóng)村建設也是一片繁榮景象,從08年起,在我們村書記和村主任的帶領下南山水庫擴容了,村里有體
歷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6),馮姓祖自縣城遷;練姓祖于清乾隆間由福建汀州武平遷。
解放前屬東海鄉(xiāng),1951年屬珠山鄉(xiāng),1956年屬涂茨鄉(xiāng),1958年并入珠山生產(chǎn)隊,1961年析出自建大隊,1983年改為村。
周邊相關:
下盆岙村附近有中國漁村景區(qū)、象山影視城、松蘭山海濱度假區(qū)、石浦漁港古城(石浦古鎮(zhèn))、東門漁村、半邊山等旅游景點,有象山白鵝、象山紫菜、象山大黃魚、象山梭子蟹、象山紅柑桔、鯊魚等特產(chǎn),有寧波走書、海鹽曬制技藝(象山縣)、高塘提線木偶、大塘紅廟廟會、象山海島人的婚俗禮儀、靈南獅舞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涂茨鎮(zhèn)·下盆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