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谷拉鄉(xiāng) | 隸屬:富寧縣 |
區(qū)劃代碼:532628202 | 代碼前6位:532628 |
行政區(qū)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云H |
長途區(qū)號:0876 | 郵政編碼:663400 |
轄區(qū)面積:約3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2.5萬人 |
人口密度:6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龍色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民國時期建村。1953年設龍萬鄉(xiāng),實駐龍色村,是因解放前普在龍萬設保,建鄉(xiāng)時仍按習慣沿用“龍萬”舊名。1958年稱龍萬管理區(qū)。1962年稱龍萬公社。1…[詳細] |
峨村村 | ~202 | 村莊 | 1953年至1956年劃分為小鄉(xiāng)時,馬貫為小鄉(xiāng),峨村歸馬貫鄉(xiāng)所轄,學校仍在峨村。1957年至1961年馬貫為初級社管理區(qū),峨村仍歸馬貫。1968年從馬…[詳細] |
馬貫村 | ~203 | 村莊 | 宋代建村,1940年至1949年為舊制愛敬鄉(xiāng)的一個保。1950年至1952年為新的第二區(qū)上半區(qū)、下半區(qū)的行政村。1953年至1956年劃分為小鄉(xiāng)。19…[詳細] |
新村村 | ~204 | 村莊 | 宋代建村。2000年改為新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谷桃村 | ~205 | 村莊 | 元代建村。1951年設鄉(xiāng)。為第二區(qū)(歸朝)敬龍鄉(xiāng)。1953年為第二區(qū)(谷拉)敬龍鄉(xiāng)。1958年稱敬龍管理區(qū)。1961年稱敬龍公社。1969年稱敬龍大隊…[詳細] |
多貢村 | ~206 | 村莊 | 清代建村。1953年始設鄉(xiāng),屬第二區(qū)(谷拉)。1958年稱管理區(qū)。1962年公社。1969年稱大隊。1984年改鄉(xiāng)。1987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改…[詳細] |
龍燈村 | ~207 | 村莊 | 清代建村。1962年設龍登公社。1969年改為龍燈大隊。1984年又改為鄉(xiāng)。1987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改為龍燈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詳細] |
那龍村 | ~208 | 村莊 | 明代建村。1931年設連桂鄉(xiāng)(駐地今平桐村),屬第二區(qū)(皈朝)。1953年改為第二區(qū)(谷拉)那龍鄉(xiāng)。1958年稱管理區(qū)。1961年廢入平蒙公社。196…[詳細] |
平蒙村 | ~209 | 村莊 | 宋朝建村。本村1948年、1949年為民兵基干第三中隊駐地。1953年始設第二區(qū)(谷拉)平蒙鄉(xiāng)。1958年稱管理區(qū)。1961年稱公社。1969年稱大隊…[詳細] |
立達村 | ~210 | 村莊 | 元代建村。1951年設鄉(xiāng),屬第二區(qū)(歸朝)。1953年為第二區(qū)(谷拉)立達鄉(xiāng)。1958年稱管理區(qū)。1962年稱公社。1969年稱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詳細] |
能地村 | ~211 | 村莊 | 清代建村。1953年設鄉(xiāng)。1958年稱管理區(qū)。1962年稱公社。1969年稱大隊。1984年復鄉(xiāng)。1987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改為能地村民委員會并…[詳細] |
地名由來:
谷拉鄉(xiāng)谷拉系壯語,“谷”是根腳,“拉”是羊屎果樹,以村居羊屎果樹之下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2年2月,云南省愛衛(wèi)辦命名谷拉鄉(xiāng)為2021年度云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
基本介紹:
谷拉鄉(xiāng)地處富寧縣東部,處在東經105°97′—106°17.5′,北緯23°27′—23°43′之間。地處兩省(區(qū))四縣(市)五鄉(xiāng)鎮(zhèn)結合部,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泮水鄉(xiāng)、靖西縣魁圩鄉(xiāng)、那坡縣龍合鄉(xiāng)接壤;西北與本縣的歸朝鎮(zhèn)、者桑鄉(xiāng)相鄰,鄉(xiāng)政府所在地距縣城80公里。全鄉(xiāng)國土面積386平方公里,轄11個村委會237個村小組344個自然村5753戶25052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23241人,占總人口的92.77%。全鄉(xiāng)有國土面積386平方公里,有林地37.8萬畝、土地27236畝;山區(qū)(壩區(qū))占70%;森林覆蓋率約63%;過境河流有二條;年降雨量1200毫米;政府所在地海拔285米,境內最高海拔13
歷史沿革:
元代時期,谷拉鄉(xiāng)境域屬羅佐州。
明代初期,并入富州,并在此設沁村夕,在南部九艽。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改土歸流,谷拉鄉(xiāng)屬皈朝第二區(qū)。
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峨村設德化鄉(xiāng)、谷桃設連桂鄉(xiāng),俱屬皈朝第二區(qū)。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廢區(qū),上述2鄉(xiāng)并為愛敬鄉(xiāng)駐谷拉。
1950年,建立谷拉鄉(xiāng),屬皈朝第二區(qū)。
1958年,析置谷拉公社。
1961年,改谷拉區(qū)。
1969年,改公社。
1984年,復稱谷拉區(qū)。
區(qū)劃: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谷拉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