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平鄉(xiāng) | 隸屬:喀什市 |
區(qū)劃代碼:653122201 | 代碼前6位:653122 |
行政區(qū)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新Q |
長途區(qū)號:0998 | 郵政編碼:844000 |
轄區(qū)面積:約9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1.6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7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賽先拜巴扎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因此地每周星期二有集市,故得名。賽先拜巴扎,意為星期二的集市![詳細] |
阿克亞村 | ~201 | 村莊 | 因早年這里是一片荒地,故得名。阿克亞,意為白地。…[詳細] |
尤喀克色格孜勒克村 | ~202 | 村莊 | 尤喀克色格孜勒克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貝迪哈納村 | ~203 | 村莊 | 因昔日這里曾存放過大量的苜蓿,故得名。貝迪哈納,意為存放苜蓿的庫房![詳細] |
喀塘勒克村 | ~204 | 村莊 | 因昔日樹木老朽干枯,故得名?μ晾湛,意為樹木老朽干枯![詳細] |
紅星村 | ~205 | 村莊 | 因村民感恩共產黨的領導,以“紅星”比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而命名。紅星,意為紅色五角星![詳細] |
托萬亞依拉克村 | ~206 | 村莊 | 因處在亞伊拉克村下游而得名。托萬亞依拉克,意為草場下游。亞依拉克,意為草場![詳細] |
墩村村 | ~207 | 村莊 | 早年此地多是土坡,故得名。墩,意為土坡。…[詳細] |
尤喀克其蓋圖克村 | ~208 | 村莊 | 早年此地的人在克孜勒博依河上游用野麻捆修了一道攔水壩,故得名。尤喀克,意為上游,其蓋,意為麻繩,圖克,意為攔水壩。…[詳細] |
尤喀克亞依拉克村 | ~209 | 村莊 | 因本村是亞依拉克村分出的一部分,且位于在草場上游,故得名。尤喀克亞依拉客,意為草場上游![詳細] |
布瓦洪蘭干村 | ~210 | 村莊 | 以前這里有個客店,故得名。蘭干,意為客店![詳細] |
喬克魯克村 | ~211 | 村莊 | 早年這里有片闈灘,常有野獸出來危害牲畜,為此人民使放火燒掉闈草灘,連鼓捶粗的東西都沒剩下,由此而得名。喬克魯克,意為是沒有鼓捶![詳細] |
桑村村 | ~212 | 村莊 | 早年此地曾設糧倉,故而得名。桑,意為糧倉之意![詳細] |
且克勒村 | ~213 | 村莊 | 早年這里常受洪災,故得名?死眨鉃榇笏疀_去![詳細] |
阿亞克其蓋圖克村 | ~214 | 村莊 | 早年此地的人在克孜勒博依河上用野麻捆修了一道攔水壩,且處在下游,故得名。阿亞克,意為下游,其蓋,意為麻繩,圖克,意為攔水壩![詳細] |
吐格曼貝希村 | ~215 | 村莊 | 因本村位于磨房邊上而得名。吐格曼貝希,意為磨房上頭。…[詳細] |
地名由來:
早年由于洪水決堤,流入克孜勒河,當?shù)鼐用駷橹䦃味滤,使洪水倒回,故名。洋大曼,意為倒回去?/p>
基本介紹:
疏勒縣洋曼鄉(xiāng)位于縣城東南部,全鄉(xiāng)總面積94.4平方公里,土地面積14.2成為,其中耕地面積4.3萬畝,轄16個行政村,2個農場,7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181人。目前,全鄉(xiāng)社會穩(wěn)定,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yè)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
該鄉(xiāng)地處克孜河流域,水利資源豐富,設施完善,土壤條件好,是疏勒縣的糧棉主產區(qū)。通過加大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力度,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廣優(yōu)良品種,全面推行“多熟制”的栽培模式,林果業(yè)和畜牧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03年,全鄉(xiāng)工農業(yè)總收入達5599.76萬元,牲畜年末存欄58705頭(只),人均純收入達1937.59元,較2002年增加213.44元,文化、教育、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了洋大曼公社。
1969年改為向陽公社。
1972年亞曼牙公社從向陽公社分出。
1974年恢復洋大曼公社。
1984年建鄉(xiāng),沿用至今。
區(qū)劃:新疆·喀什地區(qū)·喀什市·太平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