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封壁村 | 隸屬:唐興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141022100223 | 代碼前6位:141022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L |
長途區(qū)號:0357 | 郵政編碼:041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駐地所在村(封壁)而得名。晉太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回國即位后即為晉文公。他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但在未盡行賞時,周王室有了王子帶之亂,文公忙于平亂“割股奉君”的介子推競在無意之中被漏掉了。介子推名王光,翼城王莊人,為人潔身自好。從秦國回來過黃河的時候,他看到狐偃居功挾君自重的行為,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恥于和這樣的人同列,故歸國后只隨班朝賀了一次.便托病在家。以編織草鞋掙錢養(yǎng)活老母。文公賞從亡未至,而他亦不言祿,于是偕母隱于綿山。介子推沒有得到封賞,鄰人解張為之不平,便編了順口溜“有龍矯矯,悲失其所;數(shù)蛇從亡,周游天下。龍饑乏食,一蛇割股;龍返于淵,安其壤土。數(shù)蛇入穴,皆有寧宇;一蛇無穴,號于中野”貼于宮墻上。文公得知后,深悔自己犯了大錯,便當即拜解張為下大夫,讓他作向導,駕車親自到綿山去尋訪介子推.但一連幾天也沒找到。(后人曾演繹了火燒綿山的故事)文公素知介子推的為人及品行,見其隱意已決,便環(huán)綿上山中之田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相傳介子推后隱死于綿山,晉文公為之立廟于其下。自此,西北鄉(xiāng)諸村于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都要祭掃。介子推以不言利祿、潔身自好而出名,一直受到世人的崇敬。為了彰其忠君孝母的事跡,以啟世人,宋真宗曾封他為“潔惠侯”,位于綿山東側的村人為感其忠孝,冠村名為孝義村。封壁村位于綿山之前的一面緩坡上,村后有錦山似壁而立,由于大片土地被封為介田,后又成為祭田,故村名封壁。
晉文公(前671年 或前697年 -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 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 晉文…… 重耳詳細信息++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人,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后葬于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并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前一天),歷代詩家…… 介子推詳細信息++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農業(yè)農村廳公布2023年山西省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創(chuàng)建名單,封壁村上榜。
基本介紹:
封壁村是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唐興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141022100223,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141022。郵政編碼為041000,長途電話區(qū)號為0357 ,車牌號碼為晉L。封壁村與葦溝村、陵下村、鐵源社區(qū)、南官莊村、營里村、石橋村、壽城村、東壽城村、上高村、下高社區(qū)、唐堯社區(qū)、冶南村、下石村、潞公社區(qū)相鄰。
歷史沿革:
明清時,歸覆釜鄉(xiāng);1949年1月,屬五區(qū),稱行政村;1953年5月,屬壽城鄉(xiāng);1956年3月,屬北關鄉(xiāng),稱高級農業(yè)合作社;1958年11月,屬先鋒人民公社,稱管理區(qū);1961年5月,屬城關人民公社,稱生產大隊;1984年11月,屬城關鎮(zhèn),稱封壁村民委員會;2002年,屬唐興鎮(zhèn)管轄至今。
周邊相關:
封壁村附近有佛爺山景區(qū)、翼城古城景區(qū)、翼城綿山景區(qū)、歷山景區(qū)、石四牌坊和木四牌坊、翼城大河口遺址等旅游景點,有翼城蘋果、翼城翅果、隆化小米、翅果油樹、銀耳湯、翼城十大碗等特產,有翼城花鼓、翼城老虎上山、翼城西閆民歌、翼城渾身板、翼城孝義旱船、翼城堡子河蚌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