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陰村 | 隸屬:尉郭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140828200208 | 代碼前6位:140828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qū)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該村系黃帝之妃嫘祖養(yǎng)蠶之地,因桑園茂密遮陽成蔭,故名陰村,后桑園東側居住人家后稱東陰,將該村稱為西陰村。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 黃帝詳細信息++
一作累祖,為西陵氏之女,黃帝正妻。傳說中說她是中原養(yǎng)蠶制絲方法的創(chuàng)造者,據《隋書·禮儀志》記載,北周尊嫘祖“先蠶”(即始蠶之神)!锻ㄨb外紀》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之妃,始教民育蠶,治絲蘿以供衣服!彼c黃帝所生之子昌意是有虞氏及夏的祖…… 嫘祖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西陰村位于尉郭鄉(xiāng)西北角,和胡張鄉(xiāng)其毋村相鄰,全村526戶,2465人,共1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500余畝,現有黨員63名,支村兩委班子成員8人。該村目前的農業(yè)生產結構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為主,種植面積約4250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94.45%;蘋果、油桃等經濟林200余畝,占4.44%;大田蔬菜50畝,占1.11%。村里有5個小型建筑施工隊,大、小工建筑工人共100余人,農閑時從事民房建設;外出務工人員300余人;常年在外經商10余人。
西陰村與陰莊村、青龍新村、白張村、同心村、尉郭村、苗村村、蘇莊村、中衛(wèi)村、西董村、臺村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8年西陰屬尉郭人民公社管轄,設西陰生產大隊。
1961年聞喜和夏縣分縣后,西陰仍歸尉郭人民公社管轄,并保留西陰生產大隊。
1984年尉郭人民公社改為尉郭鄉(xiāng)后,西陰生產大隊歸尉郭鄉(xiāng)管轄,西陰生產大隊改為西陰村民委員會。
沿用至今未變化。
周邊相關:
西陰村附近有運城司馬光祠、堆云洞、格瑞特莊園、運城瑤臺山風景區(qū)、金樓山、夏縣唐回漂流景區(qū)等旅游景點,有夏縣西瓜、夏縣花椒、泗交黑木耳、晉南驢、山西小酥肉、祁家河柿餅等特產,有晉南土布織造技藝、手工空心掛面制作技藝、夏縣宮燈(柴森宮燈)、弦兒戲、夏縣蛤蟆嗡、衛(wèi)夫人的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