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甘河灘鎮(zhèn) | 隸屬:湟中區(qū) |
區(qū)劃代碼:630122103 | 代碼前6位:630122 |
行政區(qū)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qū)號:0971 | 郵政編碼:810000 |
轄區(qū)面積:約67.7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1.89萬人 |
人口密度:27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18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甘河灘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原名“干河灘”,即無水之干灘,后改為甘河灘![詳細] |
甘河村 | ~200 | 村莊 | 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甘河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甘河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甘河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原屬坡家鄉(xiāng),2001年鄉(xiāng)鎮(zhèn)行政…[詳細] |
頁溝村 | ~201 | 村莊 | 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頁溝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頁溝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頁溝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時從坡家鄉(xiāng)合并到甘河灘鎮(zhèn),…[詳細] |
坡東村 | ~202 | 村莊 | 原名坡家營,坡家系藏語,意為八個童男童女。…[詳細] |
坡西村 | ~203 | 村莊 | 坡家系藏語,意為八個童女組男,故名。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坡家營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坡家營大隊,1962年以魯多公路為界分建為坡西大隊,198…[詳細] |
隆寺干村 | ~204 | 村莊 | 原名隆思噶系藏語,千山溝之意,后轉音為隆寺干![詳細] |
下中溝村 | ~205 | 村莊 | 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下中溝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下中溝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下中溝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從坡家鄉(xiāng)合并到甘河灘鎮(zhèn),名稱…[詳細] |
上中溝村 | ~206 | 村莊 | 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上中溝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上中溝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上中溝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原屬坡家鄉(xiāng),2001年鄉(xiāng)鎮(zhèn)…[詳細] |
元山爾村 | ~207 | 村莊 | 因村建在元山而得名。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元山爾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元山爾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元山爾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原屬…[詳細] |
卡躍村 | ~208 | 村莊 | 卡躍系藏語,下面之意,故名。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班沙爾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分建為卡躍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卡躍村民委員會,2001年撤…[詳細] |
上營村 | ~209 | 村莊 | 據《西寧府新志》載,清同治年間,此地設有上、下兩個營寨,組織民眾自衛(wèi)防守,動亂中,上營失守,下營固衛(wèi)。班沙爾兵藏語,部落名![詳細] |
下營村 | ~210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據《西寧府新志》載,清同治年間,此地設有上、下兩個營寨,組織民眾自衛(wèi)防守,動亂中,上營失守,下營固衛(wèi)。班沙爾兵藏語,部落名![詳細] |
上河灣村 | ~211 | 村莊 | 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上河灣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上河灣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上河灣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下河灣村 | ~212 | 村莊 | 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下河灣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下河灣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下河灣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李九村 | ~213 | 村莊 | 明時西府李土司第九門后裔居住地,故名。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李九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李九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李九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詳細] |
前躍村 | ~214 | 村莊 | 以姓氏得名竇家窯,1958年以前進、躍進之意更名為前躍。…[詳細] |
東灣村 | ~215 | 村莊 | 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東灣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東灣大隊,1979年歸甘河灘農牧場管轄,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東灣村村民委員會,轄屬甘河灘鎮(zhèn),…[詳細] |
黃一村 | ~216 | 村莊 | 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建于黃鼠較多的山灣,故名。…[詳細] |
黃二村 | ~217 | 村莊 | 于清同治元年(1862)建于黃鼠較多的山灣,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金納河至此滲入卵石層,形成干涸河灘,后雅化為今名。
基本介紹:
湟中縣甘河灘鎮(zhèn)位于縣城魯沙爾北部,北接多巴鎮(zhèn),西臨漢東、大才鄉(xiāng),東與西堡鄉(xiāng)接壤,鎮(zhèn)域南北長16公里,東西寬6公里,總面積為67.7平方公里。全鎮(zhèn)轄18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共有耕地面積33820.3畝,其中可灌溉面積為9622.68畝,占耕地面積的30%,山旱地24 197.64畝;林地面積1 0800畝;草場面積6488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330畝。全鎮(zhèn)5 1 58戶,20785人,其中農業(yè)人口1 8935人。居住有漢、藏、蒙古、土、回等5個民族,其中少數(shù)民族占總人口的4.5%。
甘河灘鎮(zhèn)交通相對便利,12公里青軋鐵路專用線連接青藏鐵路,魯多公路、海陰公路穿境而過,北接國道1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湟中縣第四區(qū),屬雙賽鄉(xiāng)、大才鄉(xiāng)、漢東鄉(xiāng)、甘家鄉(xiāng)轄。
1958年,先后屬多巴公社、西堡公社和大才公社。
1979年,成立縣牧場,轄9個村。
1981年,成立甘河灘公社。
1984年,改稱甘河灘鄉(xiāng)。
2001年,撤銷坡家鄉(xiāng)和甘河灘鄉(xiāng),合并設立甘河灘鎮(zhèn)。
區(qū)劃: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qū)·甘河灘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