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彭城街道 | 隸屬:云龍區(qū) |
區(qū)劃代碼:320303001 | 代碼前6位:320303 |
行政區(qū)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C |
長途區(qū)號:0516 | 郵政編碼:221009 |
轄區(qū)面積:約2.01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6.8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417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0個社區(qū)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鐘鼓樓社區(qū) | ~001 | 主城區(qū) | 鐘鼓樓社區(qū):地處徐州老城區(qū)中心地塊,由彭城鐘樓、鼓樓所在而得名。轄區(qū)東起民主南路,西臨中山南路,北接淮海東路,南到建國東路,占地面積1.01平方公里,…[詳細] |
戶部山社區(qū) | ~003 | 主城區(qū) | 解放前戶部山就很有名聲,歷史悠久,社區(qū)因鄰近戶部山而得名![詳細] |
蓮花社區(qū) | ~004 | 主城區(qū) | 蓮花社區(qū):由原蓮花、云龍、石磊三社區(qū)合并而成,地處云龍山東畔。東至奎河、彭城路步行街,西臨中山南路,南到泰山路,北接蓮花井巷,覆蓋面積近76萬平方米![詳細] |
曉光社區(qū) | ~006 | 主城區(qū) | 曉光社區(qū):位于徐州市解放路以東,和平路以南,東邊和南邊沿引洪河道。轄區(qū)總面積30萬平方米,有自然小區(qū)14個,居民樓48棟,居民5492人,轄區(qū)內(nèi)駐有市…[詳細] |
興隆社區(qū) | ~008 | 主城區(qū) | 興隆社區(qū):地處建國東路以南,奎河以東,奎東垃圾中轉(zhuǎn)站以北,民主南路以西,轄區(qū)面積近25萬平方米,轄居民樓31棟,現(xiàn)有居民住戶2386戶、6636人![詳細] |
慶新社區(qū) | ~009 | 主城區(qū) | 慶新社區(qū):位于市中心,地處奎河?xùn)|岸、民主南路以西、建國路以南、和平路以北,轄區(qū)總面積0.36平方公里,轄區(qū)內(nèi)有居民樓49棟,住戶2678戶,居民587…[詳細] |
燎原社區(qū) | ~010 | 主城區(qū) | 燎原社區(qū):位于民主南路商業(yè)一條街,南到積水壩、北到老民主南路119號、西到奎河沿、東到迎賓路,總?cè)丝?160人,占地面積0.35公頃。轄區(qū)有梅園公寓、…[詳細] |
新生社區(qū) | ~011 | 主城區(qū) | 新生社區(qū):位于云龍區(qū)老城區(qū),東起迎賓大道,西至老民主南路,南至和平路,北至宣武市場,社區(qū)共轄新生街、黃河西路、堤東里、東吳莊、新生里、解放里六個片區(qū),…[詳細] |
建南社區(qū) | ~012 | 主城區(qū) | 建南社區(qū):位于徐州市中心位置,面積4.63萬平方米,居住面積22.98萬平方米,現(xiàn)有住戶2079戶,人口5027人。…[詳細] |
宣武社區(qū) | ~013 | 主城區(qū) | 宣武社區(qū):位于徐州市區(qū)中心,東起迎賓大道,西至民主路;北起淮海路,南到建國路,占地面積約0.26平方公里,現(xiàn)有樓房77棟、平房200余間,居民戶數(shù)19…[詳細] |
地名由來:
徐州古稱彭城,相傳堯封彭祖于此,稱大彭氏國。商武丁四十三年(前1282年),商王軍隊滅彭氏國,設(shè)立彭城邑。彭城路位于城區(qū)中心。
彭祖,先秦道家先驅(qū)之一。姓籛名鏗,一作彭鏗,陸終第三子 。彭祖建國于彭,子孫以國為氏。又彭亦為姓。 大彭國第一代始祖彭祖篯鏗本為堯舜時人,由于經(jīng)常和神農(nóng)時神巫巫咸、黃帝時神醫(yī)巫彭、夏彭伯壽、商彭伯考、商賢大夫彭咸、周柱下史老子混為一談…… 彭祖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彭城街道(駐燎原小區(qū)1號):面積2.01平方千米,人口68724人。轄10個居委會(蓮花、石磊、云龍、慶新、新生、曉光、戶部山、建南、燎原、興隆)。
文化旅游:
快哉亭,位于徐州市解放路快哉亭公園內(nèi)。《同治徐州府志》記載:在城東南,舊志宋熙寧末李邦直持節(jié)徐州,即唐薛能陽春亭故址構(gòu)建。郡守蘇軾名曰快哉,后明奎樓,俗名拐角樓?煸胀ぷ员彼挝鯇幨辏101
崔燾宅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歷經(jīng)嘉慶、道光年間擴建,有三個相對獨立的大院即下院、上院和客屋院三部分組成,占地1萬多平方米(近20畝)。每座大院計有房屋100余間,共有房屋3
徐州漢代采石場遺址位于徐州市南云龍山北坡。2003年在市政建設(shè)中發(fā)現(xiàn),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00米,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清理出漢代采石坑68處,其中已采的空坑63處,石坯坑5處。
山西會館,位于徐州云龍山東麓,依山而建,坐西朝東。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并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道光五年(1825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分別進行重修擴建
東坡石床,位于云龍山的西麓。相傳北宋徐州太守蘇軾曾醉臥此石,因而得名。在云龍山的西麓峭壁下有一塊長3.3米、寬1.75米、厚1.30米的天然平臺,上刻有“石床”二字,每字高0.2米、寬0.1
歷史沿革:
1995年設(shè)立彭城街道。
沿用至今。
區(qū)劃: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qū)·彭城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