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造慶村 | 隸屬:雙橋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450110103213 | 代碼前6位:450110 |
行政區(qū)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 地理分區(qū):華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qū)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1952年壇造、慶樂2村合設造慶鄉(xiāng),各取一字得名。
基本介紹:
造慶村位于雙橋鎮(zhèn)的南部,距南寧市僅19公里。全村有11個自然屯,10個村民小組,農(nóng)戶666戶,人口2776人。村黨總支部有黨員74名,其中預備黨員3名,女黨員12名。全村耕地面積3843畝,林地2500畝。造慶村雖緊靠舊邕武路,卻是離鎮(zhèn)政府所在地最遠的村,且全村均為丘陵山地,坡度大、貧瘠,經(jīng)濟較為落后。近年來,村黨總支部大力推進經(jīng)濟社會建設,效果顯著。一是因地制宜帶領農(nóng)民發(fā)展生產(chǎn),增加收入。村黨支部要經(jīng)過認真調(diào)查研究,認為要改變該村落后面貌,重點放在道路、水利建設上。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和黨員的帶頭作用,對水田、旱地進行階梯式改造,使全村大部分土地達到旱澇保收,有小龍勝之稱。除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
歷史沿革:
1952年壇造、慶樂2村合設造慶鄉(xiāng),各取一字得名。
1958年改大隊。
1962年改公社。
1966年復改大隊。
1980年稱造慶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4年改稱為造慶村民委員會。
1987年改稱為造慶村公所。
1994年5月改稱為造慶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造慶村附近有南寧大明山風景旅游區(qū)、伊嶺巖、花花大世界、南國鄉(xiāng)村·農(nóng)村綜合旅游景區(qū)、江宇夢想小鎮(zhèn)、明秀園等旅游景點,有武鳴砂糖桔、壯族五色香糯米飯、南寧神蜂三雄酒、靈馬旱藕粉、高峰檸檬鴨、靈馬鯰魚等特產(chǎn),有三月三(壯族三月三)、上林石門龍母文化、賓陽炮龍節(jié)、上林壯族舞蹈、下楞龍舟賽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廣西·南寧市·武鳴區(qū)·雙橋鎮(zhèn)·造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