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泰順縣志》卷一:“取國泰而人心效順也。”縣治羅洋鎮(zhèn)(今羅陽鎮(zhèn))。
《明史·地理志》:“泰順,(溫州)府西南。
景泰三年以瑞安縣羅洋鎮(zhèn)置,析平陽縣地益之!薄蹲x史方輿紀要》卷九十四:“嘉靖九年,以礦寇竊發(fā),始筑城。
三十八年,增修以御倭,周三里有奇。
明景泰三年(1452)析瑞安縣12里(義翔鄉(xiāng))和平陽縣6里(歸仁鄉(xiāng))置縣,立治羅陽,賜名泰順,隸屬浙江布政使司溫州府。
清代隸屬未變;宣統(tǒng)三年(1911)泰順屬溫州軍政分府管轄。
1912年廢溫州軍政分府。
1914年泰順屬甌海道。
1927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泰順縣直屬于浙江省。
1932年泰順隸屬浙江省第十縣行政督察區(qū)(旋改稱第四特別行政督察區(qū)。
1933年屬第三特別行政督察區(qū);8月為永嘉行政督察區(qū)。
1934年3月改稱第八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
1947年4月泰順縣屬第六行政督察區(qū)(今屬麗水地區(qū));5月復(fù)劃歸第五區(qū)(溫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
194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五地委批準莒江鄉(xiāng)為中共泰順中心縣委、泰順縣人民政府駐地;9月泰順縣劃分為百丈、羅陽、泗溪、泰南4個區(qū)、31個鄉(xiāng)(鎮(zhèn))。
1950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泰順縣委、縣政府駐地由莒江鄉(xiāng)遷往羅陽鎮(zhèn)。
1981年屬溫州市,形成今政區(qū)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