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縣總面積13858.81平方千米?側丝5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協(xié)格爾鎮(zhèn),郵編:858200。行政區(qū)劃代碼:542324。區(qū)號:0892。拼音:DingriXian。
該縣屬于喜馬拉雅高山地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境內主要有喜馬拉雅山和拉軌崗日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在該縣境內。
定日縣基本概況定日縣位于祖國西南邊境,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北麓珠峰腳下,東鄰定結、薩迦兩縣;西接聶拉木縣;北連昂仁縣;東北靠拉孜縣;南與尼泊爾王國接壤。經緯跨度在東經86.2°~87.7°,北緯27.8°~29.1°之間,全縣平均海拔4300米,縣域海拔平均高度為5000米,縣域總面積1.40萬平方公里,東西長約96公里,南北寬約108公里,距日喀則244公里,邊境線長187公里,318國道貫穿全縣,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并具有旅游資源優(yōu)勢?側丝跒46349人。
關于“定日”稱謂的來歷,說法是“定日”藏語意為“定聲小山”。傳說一位喇嘛擲石,“定”的一聲,落在該地,后來在該地小山上修建寺廟,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為縣名。
定日縣境群山,屬于喜瑪拉雅山系,疊巒起伏,雪峰巍峨。在縣境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瑪峰、洛子峰、卓奧友峰(喬烏雅峰)、馬卡魯峰。其中:位于我縣曲當鄉(xiāng)與尼泊爾王國交界處的界山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為萬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巔,昂首天外,俯視群山。我縣還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眾多高山。這些突兀峻立的山脈和高山構成了我縣最壯麗的自然景觀,是旅游、探險、科學考察的理想去處。
近年以來,定日縣加大對基礎實施投資力度,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一座嶄新的定日縣城出現(xiàn)在珠峰腳下。
進入定日縣協(xié)嘎爾鎮(zhèn),映入眼簾的嶄新建筑物,令人目不暇接,隨處可見施工工地上機器的轟鳴,到處都有當地群眾積極參加工程建設的身影。截止目前,定日縣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145個行政村通路,占行政村總數的79.7%。去年全縣加大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實行了鄉(xiāng)鄉(xiāng)通電,已有三個鄉(xiāng)實行了光纜通話。今年,定日縣魯魯水電站,改擴建縣政府職工周轉房、法院、檢察院、公安局辦公樓等項目相近開工,預計完成固定投資1.3億元,這些目標的實施,極大的改善了定日縣的交通、能源、農業(yè)等基礎實施條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特色作用越來越明顯,已成為拉動全縣經濟的新增長點。
自然地理
定日縣位于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地區(qū),受自然地理因素制約,本縣以高原山地為主。舉世聞名的珠峰、卓奧友峰等立在南部地區(qū),北部有拉軌崗日山系,朋曲河自西向東轉南貫穿全境。本縣地貌粗略可分為三個類型。即:珠峰--卓奧友峰極高山地區(qū),海拔6500~8812米;珠峰、卓奧友峰以及拉軌崗日山系的大片高山區(qū),海拔4500~6500米;中部地區(qū)朋曲河一帶的高原寬谷與盆地。
定日縣境群山,屬于喜瑪拉雅山系,疊巒起伏,雪峰巍峨。在縣境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瑪峰、洛子峰、卓奧友峰(喬烏雅峰)、馬卡魯峰。其中:位于該縣曲當鄉(xiāng)與尼泊爾王國交界處的界山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為萬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巔,昂首天外,俯視群山。該縣還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眾多高山。這些突兀峻立的山脈和高山構成了該縣最壯麗的自然景觀,是旅游、探險、科學考察的理想去處。
全縣河流密布,大小河流10余條。流徑日喀則地區(qū)南部廣大地域的第二條外流水系--朋曲河是喜瑪拉雅山中段北坡與拉軌崗日山之間的一條大河,發(fā)源于希夏幫瑪峰北坡的野博加勒冰川,由西到南流徑聶拉木縣、定日、定結等三縣,境內長度約為384公里,是日喀則境內的一條獨立外流水系。境內其它河流還有魯魯河、協(xié)格爾河、扎嘎河、絨轄河等,除少有內流外,均屬印度洋水系。河流水源靠地下水、雨水和冰雪融水補給。河水水溫低,水質好。
定日屬于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qū),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年降雨量少,蒸發(fā)量大,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時間達3393.3小時,日照百分率77%,太陽總輻射202.9千卡/cm2年。高原紫外線強烈,氣溫偏低,年平均氣溫0.7℃,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7.4℃;最熱月為7月份,平均氣溫12℃;極端最高氣溫24.8℃,極端最冷氣溫-27.7℃,年降水量為319mm,年最高降水量為474.3mm,最少降水量為104.9mm,降水量95%分布在6~10月份,年平均蒸發(fā)量2527.3mm,年平均風速為58.4m/s,全年相對無霜期為113天,絕對無霜期為0天。
歷史沿革
關于“定日”稱謂的來歷,說法是“定日”藏語意為“定聲小山”。傳說一位喇嘛擲石,“定”的一聲,落在該地,后來在該地小山上修建寺廟,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為縣名。
西藏吐蕃王朝時期,“定日”屬“如拉”轄區(qū)范圍。十三世紀西藏納入中國版圖,元朝將西藏分為十三個萬戶轄治!岸ㄈ铡笔f戶之一“拉堆洛”萬戶所轄治,又稱“洛定日”,意為拉堆南部萬戶。明朝帕木竹巴王朝時期,公元1358年“洛定日”始為帕木竹巴王朝轄治,就是帕竹政權取代薩迦政權勢力統(tǒng)治十三萬戶,帕木竹巴政權后期,“洛定日”又稱“洛貢”,先后封建割據勢力“貢塘巴”、“藏巴汗”所割據。公元1642年始“洛定日”為清朝西藏甘丹頗章政權統(tǒng)治,分為絨轄雪巴、定日宗、協(xié)格爾宗、協(xié)格爾曲德寺及所屬貧溪卡。
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2月中共日喀則分工委向協(xié)格爾、定日派出工作隊。1959年5月成立定日工作隊臨時黨委、定日軍事管制委員會。1959年7月原協(xié)格爾宗、定日宗(崗嘎)、絨轄雪巴、協(xié)格爾曲德寺轄13個溪卡,全轄區(qū)合并,組建中共定日縣縣委會、定日縣人民政府。
1960年6月,定日縣人民政府成立,駐地設在協(xié)格爾鄉(xiāng)的協(xié)格爾村。同年8月,縣駐地遷至崗嘎村。1968年7月又遷回協(xié)格爾村。之后,協(xié)格爾建鎮(zhèn)。
經濟概況
今年以來,定日縣加大對基礎實施投資力度,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一座嶄新的定日縣城出現(xiàn)在珠峰腳下。
進入定日縣協(xié)嘎爾鎮(zhèn),映入眼簾的嶄新建筑物,令人目不暇接,隨處可見施工工地上機器的轟鳴,到處都有當地群眾積極參加工程建設的身影。截止目前,定日縣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145個行政村通路,占行政村總數的79.7%。去年全縣加大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實行了鄉(xiāng)鄉(xiāng)通電,已有三個鄉(xiāng)實行了光纜通話。今年,定日縣魯魯水電站,改擴建縣政府職工周轉房、法院、檢察院、公安局辦公樓等項目相近開工,預計完成固定投資1.3億元,這些目標的實施,極大的改善了定日縣的交通、能源、農業(yè)等基礎實施條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特色作用越來越明顯,已成為拉動全縣經濟的新增長點。
行政區(qū)劃
定日縣轄2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協(xié)格爾鎮(zhèn)、崗嘎鎮(zhèn);曲當鄉(xiāng)、扎西宗鄉(xiāng)、克瑪鄉(xiāng)、絨轄鄉(xiāng)、措果鄉(xiāng)、曲洛鄉(xiāng)、長所鄉(xiāng)、尼轄鄉(xiāng)、扎果鄉(xiāng)、盆吉鄉(xiāng)、加措鄉(xiāng)。共有182個村委會。
風土人情
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則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間舞蹈風格獨特,優(yōu)美大方!肮C”舞步輕快奔放、場面宏大,“斯馬卓”鼓舞粗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輕盈、歌聲優(yōu)美動聽,康馬的“諧青”、定日的“甲諧”舞步有力整齊,歌聲和諧悅耳、莊重典雅,夏爾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輕柔優(yōu)美,薩嘎的“甲諧”豪放古樸,“羌姆”隆重、氣勢宏大。
甲諧甲諧的漢語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一種集體舞蹈。其歷史起源有三種說法:一是為慶賀戰(zhàn)爭勝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賽獲勝時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時代慶祝文成公主進藏而跳的舞蹈。
甲諧的服飾都是用高級綢緞做成,以紅色和黃色為主,顯示出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演員所戴的是一種大而圓又有流蘇的帽子,表演時不停的搖擺,就象獅子一樣威武、雄壯。演員的褲子又大又肥,象裙子。甲諧的動作十分粗獷、豪放,顯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長腰刀、馬鞭、裝在小刀鞘內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時間可長可短,長的一般可以連續(xù)跳一整天。
甲諧一般在每年的-年和重大節(jié)日時表演。
堆諧所謂“堆”是指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諧”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區(qū)人所跳的一種舞蹈稱為“堆諧”。日喀則地區(qū)拉孜縣曲夏鎮(zhèn)的堆諧在后藏地區(qū)及全區(qū)享有盛譽,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和喜愛。堆諧是扎年琴為主要伴奏樂器,自彈、自唱、自跳三合一體缺一不可的綜合性藝術。舞步多樣變化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情緒歡快,是格調較高的一種民間歌舞品種。其舞姿優(yōu)美、灑脫,動作以兩腳的踢和踏的舞步動作,故此堆諧也稱“踢踏舞”。
同甲“同甲”舞在日喀則地區(qū)吉隆縣吉隆鎮(zhèn)一帶流傳,已有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吉隆“同甲”舞,即“手鐲舞”。特點主要是婦女手上戴的兩個鐲子,右手是尼式銀鐲,左手是象牙鐲,銀鐲子和象牙鐲碰撞發(fā)出的聲音叫“同甲”!巴住蔽璧脑靖柙~大意突出了當時人們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歌頌和平、歌頌友誼四大方面的內容。細節(jié)上還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愛幼、保護環(huán)境等。手鐲舞又作為一種祈禱舞,每當-6月4日在查嘎達索寺進行演出。
果諧“果諧”即“圓圈舞”,它是圍著圓圈跳的一種舞蹈。該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間廣為流傳。果諧是群眾在田間地頭勞作之余自編自演的一種民間集體舞,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旋律、歌詞隨著聚集的目的和內容而變化。一年一度的-年、望果節(jié)、婚禮等比較隆重的節(jié)日里人們圍著爐火盡快地表演。
期馬卓斯馬卓是民間腰鼓舞,是全區(qū)有名的古老而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日喀則市20多里的地方,有個叫司馬章堆的村子,這里以跳斯馬卓而出名,據說在幾百年前,他們的祖先就傳下了這種舞蹈。司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種劇烈的跳躍式舞蹈,鼓點明快、節(jié)奏感強、氣勢恢弘、多彩多姿、豪邁奔放、催人奮進。同時,又是一種即展舞姿,又重情緒表現(xiàn)的一種舞蹈。舞蹈一開始,一個老頭先出場,手里拿著一把捆著白哈達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詞。接著,身穿彩條衣服,腰系多皺短裙,挎著大鼓的小伙子們奔騰而出,羽錘齊動,鼓聲震天,舞蹈就開始了。
期馬卓表演時由各村村長帶隊進行演出,在每年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和喜慶日子里或農閑時進行演出。
索“索”流傳于日喀則地區(qū)薩迦縣一帶,薩迦索起源于元朝八思巴時期,是由薩迦地方勢力組織起來的一種民間舞蹈。它不僅具有獨特的風采,而且是具有薩迦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
“薩迦索舞”是薩迦法王慶賀盛典和法王出訪,以及迎接歡送外來貴賓用的一種最高禮節(jié)的舞蹈。
“薩迦索舞”特點是不用任何樂器,邊唱邊舞,獨具一格,場面十分壯觀。
羌姆“羌姆”即“跳神舞”,宗教類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眾在自己寺院范圍內表演的一種儀式隆重,場面壯觀,氣勢宏大的集誦經、音樂、舞蹈三合一體的寺院大型舞蹈藝術。在藏傳佛教眾多節(jié)日中,扎什倫布寺舉行的“斯姆慶姆”跳神舞,最為隆重。每年-八月舉行跳神舞節(jié),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跳神舞出場近80名僧人,身著古裝,戴著佛教中各-神的面具進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態(tài)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樂奇妙無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銅羌姆”,其主要區(qū)別是用不同樂器伴奏。跳神舞由六童子按照鼓號的節(jié)奏跳吉祥舞為開場。其后逐次表演金剛、骷髏、鹿牛、比丘、六長壽等數十節(jié)不同的神舞。最后,裝飾的寶馬、寶象、寶牛身背珊瑚樹、珍珠曼札、黃金塔、象牙等奇珍異寶出場,以回應開場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當作密宗儀式只在扎寺內舉行,嚴禁俗人觀看。隨著其規(guī)模越來越大,同時也是傳播教義的需要,七世班禪丹白尼瑪決定每年-八月舉行“斯姆慶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香客欣賞。
名勝古跡
1、舉世無雙的高峰群落
定日縣境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舉世矚目的珠穆朗瑪峰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由于受地勢和獨特的氣候的影響,這里呈現(xiàn)出世界上最壯觀的極高山景觀,山體上部冰峰林產,無數冰川沿坡而下將山地刻蝕成各種頂特形態(tài),使山地貌重更加險峻。在山體下部,冰水和冰川堆和地貌占據優(yōu)勢。在谷中的冰川,在差異消融作用下形成世界上最奇麗壯觀的冰塔林景觀。
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實。是世界第一高峰,整個珠峰山體是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這里是一片奇麗的冰雕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出一座座高達十米的冰塔,萬芴朝天,千姿百態(tài),晶瑩剔透,藍光閃耀,儼然是一方冰清玉潔,瑰麗無比的水晶世界。登上這一世界最高峰是各國登山隊和探險家的最高目標,一睹珠峰雄姿也是國內外旅游都夢寐以求的愿望。
洛子峰,海拔851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位于珠峰的南方。地形極其險峻,環(huán)境異常復雜,大小冰川密布,氣候變幻莫測,所謂“山頂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就是對該區(qū)域立體氣候的形象概括。
卓奧友峰,又稱“喬烏雅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山體高大,雄偉壯麗,宅恰如其各以宏偉的雄姿屹立在喜瑪拉雅山脈的中部,珠峰的西北方。山峰周圍雪峰林立,層巒迭嶂。這里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冰川粒雪補給充足,冰川下部兩側的山谷為陡峭巖壁,壁下為滾石區(qū),時常有冰川消融而成的冰川湖。卓奧友峰是僅次于珠峰的登山勝地。
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地處喜瑪拉雅山脈中段,珠峰的東南方,是世界第五高峰。峰體上部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坡谷中發(fā)育有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鋸齒型的陡崖和裂縫,冰崩十分頻繁。山腳地勢開闊,水源充足,森林茂密,春天各色杜鵑競相天放、絢麗奪目。
2、趣味盎然的森林景觀
在定日縣境內有兩大森林景區(qū)--絨轄景區(qū)和嘎瑪景區(qū),由于地勢落差很大,從谷底最低點到最高點相對高差達6200米,山地森林生態(tài)垂直分異明顯,由山地暖溫帶常緣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至高山亞寒帶冰雪生態(tài)系統(tǒng)共有6個山地垂直生態(tài)系統(tǒng)。特殊的地貌類型和多樣的氣候特征養(yǎng)育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種群,因區(qū)內森林茂密,人為破壞較少,有些珍稀瀕危物種還具有相當數量如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喜馬拉雅塔爾羊、長尾葉猴、雪豹、棕尾虹雉、黑鷴、藏雪雞等。并盛產蟲草、胡黃連、雪蓮花、天麻等200多種名貴中草藥。具有較大的研究利用價值和旅游開發(fā)潛力。
絨轄森林景區(qū):位于絨轄河谷打章至中尼邊界--聶魯橋之間的谷地,其中曲嘎至聶魯橋段森林景觀最為優(yōu)美。幽深蔥郁的峽谷,清澈湍急的河水,飄然而落的飛瀑,古樸清雅的田園村舍,點綴于林緣的奇花異草和游嬉于叢林間的珍禽異獸等地貌、河流、人文與生態(tài)景觀融為一體,構成以森林為主體的生態(tài)旅游的絕佳景區(qū)。
嘎瑪森林景區(qū):位于源自馬卡魯峰北側冰川的嘎瑪藏布(河)與其支流的谷地。所以與馬卡魯峰、珠峰、洛子峰東坡的登山黃地共同構成了以森林為主體的生態(tài)及探險旅游景區(qū)。
嘎瑪山谷森林組建類型豐富多彩,有山地常緣、半常緣闊葉林、亞高山陰暗針葉林等,嘎瑪山谷奇麗的景觀久負勝名,有著世界“十大景觀”的美譽。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嘎瑪山谷上游谷地比較開闊的林間與林緣,以及林線以上杜鵑所形成的大面積的高山灌叢群落,每年春天,各種杜鵑自低至高山依次開放,五顏六色遍染群山,成了名副其實的杜鵑谷。
3、各具特色的其它景區(qū)(點)
崗嘎鎮(zhèn)(老定日)景區(qū)。崗嘎鎮(zhèn)位于協(xié)格爾西南67公里的中尼友誼公路上,海拔4340米,從這里可以看到喜馬拉雅山脈大部分景點,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巍然聳立于盆地南緣,兩側有10多座1000米以上的群峰,在這里還可以看珠穆朗瑪峰、拉布吉康雪山等世界名山。
長所沙丘景區(qū)。位于定日縣東南40公里處,自然形式的星月型沙丘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珠峰保護區(qū)旅游多樣性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西寧藏布盆地東側還有大片草甸牧場,清澈小溪,溫泉以及古樸的藏族村落和新建的藏族新村形成了一道極具吸引力的風景線。
倉達溫泉:位于定日縣崗嘎鎮(zhèn)(老定日)西側的山崗上,池內泉水恒量涌出,水溫宜人,是沐浴、解乏、去病的上佳場所。如在此處過夜,有可能會給您一個意外的驚喜--珠峰和卓奧友峰在晨曦中向您微笑。
協(xié)格爾鎮(zhèn)是珠峰保護區(qū)最大的城鎮(zhèn),具有悠久的歷史,宗山頂上古老的城堡始建于13世紀的文朝,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山腰上的曲德寺始建于1645年,曾有幾十座大殿佛堂,供奉于尊金銅佛像,收藏萬部佛學典籍。
絨布寺:位于珠穆朗瑪峰腳下,海拔5010米,稱之為世界上最高的寺廟。寺廟全名為扎絨布、多阿曲林寺,是屬西藏寧瑪派寺廟,是一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絨布寺與珠峰中絨布冰川遙遙相望,也是到珠峰大本營旅游觀光的必經之路,是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旅游圣地,體現(xiàn)了自然奇觀與古老文明的和諧統(tǒng)一。絨布寺建于1901年,創(chuàng)寺人是第十世扎珠-阿旺旦增羅布(1866-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