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视频77|亚洲免费一级字幕|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button id="kgiii"></button>
    • <bdo id="kgiii"></bdo>
    • <code id="kgiii"></code>
      <button id="kgiii"><source id="kgiii"></source></button>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新疆 > 巴音郭楞州 > 尉犁縣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縣概況

      [移動版]

      郵編:845100代碼:652823區(qū)號:0996拼音:yuliXian

      尉犁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塔里木盆地東北邊沿。位于東經84°02′50〞,北緯40°10′30"-41°39′47〞?h境西與沙雅縣、庫車縣交界,北與輪臺縣、博湖縣、和碩縣和吐魯番地區(qū)的托克遜縣、吐魯番市、鄯善縣相接壤,東鄰若羌縣,南依塔里木盆地與且末縣毗鄰。東西最長處502.8千米,南北最寬處165千米?偯娣e59402平方千米?側丝11萬人(2004年)。有維吾爾、漢、回等20個民族?h人民政府駐尉犁鎮(zhèn)解放路,距庫爾勒市52千米,距烏魯木齊市530千米。

      城市建設

      尉犁縣水土光熱、動植物等地表資源富集。縣域內有宜農可墾地352萬畝,林地255萬畝,草原1556萬畝,其中優(yōu)質可墾地60萬畝、國家最大的原始胡楊林保護區(qū)100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628萬畝,野生甘草面積300萬畝、野生羅布麻面積130萬畝。尉犁羔羊肉、羅布淖爾烤全羊聞名區(qū)內外;塔河馬鹿人工馴養(yǎng)、繁育技術力量雄厚;蛭石、石油、鉭、鈮等地下礦產資源蘊藏豐富。其中蛭石儲量2880萬噸,占全國總儲量的93%,繼南非之后為世界第二。根據“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最新研究成果,尉犁境內孔雀河斜坡區(qū)的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中石化集團西部區(qū)把該區(qū)域作為重點進行勘探,已在庫(庫車)尉輪(輪臺)交界處打出6眼油汽井,有望在五年內(2001--2005年)實現(xiàn)大的突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尉犁人秉承“團結開拓、務實高效”的尉犁精神,搶抓機遇,奮發(fā)進取,相繼完成大批基礎設施與生態(tài)項目建設。生態(tài)環(huán)境、人文居住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兩個文明建設實現(xiàn)超常規(guī)的大跨越,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各族人民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城鄉(xiāng)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日新月異,城市建設已初具現(xiàn)代化規(guī)模。精神文明建設成績斐然,涌現(xiàn)出塔里甫?艾山、沈恒發(fā)、沙吾爾?芒力克等先進典型人物;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廣播電視等項事業(yè)健康發(fā)展,先后榮獲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縣”、“自治區(qū)級衛(wèi)生縣城”、“科技工作先進縣”等殊榮?h鄉(xiāng)道路、電力、通訊、控制性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基本配套,農村經濟形成了以棉花為龍頭的“糧、棉、肉、果”四大支柱產業(yè)。先后被自治區(qū)命名為“雙百斤皮棉縣”,被國家命名為“優(yōu)質商品棉基地縣”;城市經濟依托特色農副產品和特色優(yōu)勢資源構筑起以棉紡、建筑及蛭石、甘草、羅布麻、食用油加工為主的工業(yè)框架。蛭石、甘草制品和棉紗等工業(yè)產品遠銷美國、日本等地;“可利爾”羅布麻茶、“可利爾”系列紡織品已成為茶飲市場和紡織品市場上的知名品牌,暢銷國內外。旅游業(yè)以羅布人村寨為龍頭,帶動特色生態(tài)游、文化民俗游的日漸繁榮。

      【行政區(qū)劃】

      尉犁縣轄2個鎮(zhèn)、7個鄉(xiāng):尉犁鎮(zhèn)、西尼爾鎮(zhèn)、塔里木鄉(xiāng)、興平鄉(xiāng)、團結鄉(xiāng)、墩闊坦鄉(xiāng)、喀爾曲尕鄉(xiāng)、阿克蘇普鄉(xiāng)、古勒巴格鄉(xiāng)。境內有:三十一團場、三十二團場、三十三團場、三十四團場、三十五團場。縣人民政府駐尉犁鎮(zhèn)解放路。

      尉犁鎮(zhèn)

      代碼:652823100轄4個社區(qū)、3個村委會:解放路社區(qū)、團結路社區(qū)、孔雀路社區(qū)、和平路社區(qū)、努爾巴克買里村、阿牙克買里村、墩買里村。

      西尼爾鎮(zhèn)

      代碼:652823101轄2個社區(qū)、3個村委會:建設路社區(qū)、幸福路社區(qū)、巴西額孜村、西尼爾村、團結村。

      塔里木鄉(xiāng)

      代碼:652823200轄11個村委會:塔里木村、園藝村、博斯坦村、群庫勒村、英努爾村、拜海提村、庫木庫勒村、庫萬庫勒村、東海子村、南海子村、英庫勒村。

      興平鄉(xiāng)

      代碼:652823201轄6個村委會:達西村、昆其村、通其克村、喀拉洪村、園藝村、巴西阿瓦提村。

      團結鄉(xiāng)

      代碼:652823202轄4個村委會:西海子村、東海子村、孔畔村、孔灣村。

      墩闊坦鄉(xiāng)

      代碼:652823203轄3個村委會:阿吉托格拉克村、米爾沙里村、塔提里克村。

      喀爾曲尕鄉(xiāng)

      代碼:652823204轄4個村委會:喀爾曲尕村、阿瓦提村、瓊買里村、阿克牙斯克村。

      阿克蘇甫鄉(xiāng)

      代碼:652823205轄4個村委會:阿克蘇甫村、英阿瓦提村、吉格得巴格村、喀爾尕提村。

      古勒巴格鄉(xiāng)

      代碼:652823206轄9個村委會:古勒巴格村、阿克其開村、紅光村、淀粉村、庫克喀依那木村、巴西買里村、哈達墩村、奧衣曼庫勒村、興地村。

      【歷史沿革】

      尉犁縣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古西域之尉犁國、渠犁國、山國等國地。西漢為尉犁國地,亦稱尉黎,隸西域都護府。東漢后為焉耆國所兼并。唐設渠犁都督府。元明時期稱“羅布淖爾”(蒙語,意為匯入多水的湖)。明末稱“昆其”(維吾爾語,意為“皮匠”,顯然因孔雀河流經該地而得名)。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設新平縣(無城廓)。1914年因與云南新平縣重,改為尉犁縣,以古國名命名。后隸屬焉耆道、焉耆行政區(qū)、焉耆專區(qū)。1954年屬庫爾勒專員公署管轄。1960年4月22日經國務院正式批準,尉犁縣維文名稱(孔雀,皮匠之意)音譯改為“羅布淖爾”音譯。1961年隸屬巴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簡稱)管轄。

      1965年在調整市、鎮(zhèn)建制中,將尉犁鎮(zhèn)撤銷。1984年復置尉犁鎮(zhèn)。

      2000年,尉犁縣轄2個鎮(zhèn)、7個鄉(xiāng):尉犁鎮(zhèn)、西尼爾鎮(zhèn)、團結鄉(xiāng)、興平鄉(xiāng)、塔里木鄉(xiāng)、東河灘鄉(xiāng)、喀爾曲尕鄉(xiāng)、阿克蘇甫鄉(xiāng)、古勒巴格鄉(xiāng)。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03681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尉犁鎮(zhèn)13697西尼爾鎮(zhèn)5683塔里木鄉(xiāng)7226興平鄉(xiāng)10017團結鄉(xiāng)4493墩闊坦鄉(xiāng)3824喀爾曲尕鄉(xiāng)4768阿克蘇普鄉(xiāng)2345古勒巴格鄉(xiāng)8758兵團31團虛擬鄉(xiāng)10333兵團32團虛擬鄉(xiāng)8335兵團33團虛擬鄉(xiāng)8487兵團34團虛擬鄉(xiāng)8861兵團35團虛擬鄉(xiāng)6851。

      【地理水文】

      尉犁縣地勢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域分北部庫魯塔格山前沖積戈壁平原,中部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沖積平原,南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三部分。水資源有孔雀河、塔里木河兩大水系。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晝夜溫差大,空氣干燥,光照充足。

      【自然資源】

      尉犁縣水土光熱、動植物等地表資源富集?h域內有宜農可墾地352萬畝,林地255萬畝,草原1556萬畝,其中優(yōu)質可墾地60萬畝、國家最大的原始胡楊林保護區(qū)100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628萬畝,野生甘草面積300萬畝、野生羅布麻面積130萬畝。尉犁羔羊肉、羅布淖爾烤全羊聞名區(qū)內外;塔河馬鹿人工馴養(yǎng)、繁育技術力量雄厚;蛭石、石油、鉭、鈮等地下礦產資源蘊藏豐富。其中蛭石儲量2880萬噸,占全國總儲量的93%,繼南非之后為世界第二。根據“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最新研究成果,尉犁境內孔雀河斜坡區(qū)的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中石化集團西部區(qū)把該區(qū)塊作為重點進行勘探,已在庫(庫車)尉輪(輪臺)交界處打出6眼油汽井。

      【經濟發(fā)展】

      農村經濟形成了以棉花為龍頭的“糧、棉、肉、果”四大支柱產業(yè)。先后被自治區(qū)命名為“雙百斤皮棉縣”,被國家命名為“優(yōu)質商品棉基地縣”;城市經濟依托特色農副產品和特色優(yōu)勢資源構筑起以棉紡、建筑及蛭石、甘草、羅布麻、食用油加工為主的工業(yè)框架。蛭石、甘草制品和棉紗等工業(yè)產品遠銷美國、日本等地;“可利爾”羅布麻茶、“可利爾”系列紡織品已成為茶飲市場和紡織品市場上的知名品牌,暢銷國內外。旅游業(yè)以羅布人村寨為龍頭,帶動特色生態(tài)游、文化民俗游的日漸繁榮。

      【旅游資源】

      胡楊人家

      位于尉犁縣城東北一羅布人宅院中,院中有一棵千年古胡楊,樹圍6米,樹高30米,以其為背景的接待室和連成一片的葡萄長廊,構成獨特的觀光、餐飲景點。這里的少數民族風味餐十分誘人,即可品嘗到薄皮包子、抓飯、戈壁灘烤肉、戈壁灘烤魚等豐盛的羅布淖爾特色飯菜。

      胡楊生態(tài)園

      又名錦繡尉犁園,距離縣城7公里,靠孔雀河,以次生胡楊林和高大沙丘組成。沙丘前和沙丘頂部分別建有樓蘭古城的發(fā)現(xiàn)者奧爾迪克紀念碑和紀念墓,并建有一觀光鐵塔及旅游餐廳、木長廊。

      尉犁羅布人村寨

      位于尉犁縣西南的瓊庫勒牧場,距縣城36公里,距庫爾勒市80公里。此處有千姿百態(tài)的原始胡楊林,塔里木河與渭干河在這里交相輝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一望無際。劃獨木舟、食烤魚、講羅布泊方言的羅布民族就生長在這里。羅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魚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旅游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騎駱駝,觀沙海;可狩獵、滑沙,乘舟捕魚,聽羅布人演唱民歌,圍著篝火觀看羅布舞蹈,睡茅屋,領略古老的羅布民族風情,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2005年被評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qū)。

      胡楊雕塑園

      位于沙漠公路向南過塔里木河大橋行至90公里處,這是一片占地2.5平方公里保存最完好的枯死胡楊林。這里不僅僅是一個旅游觀光點,更是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教育基地,以此警示后人。

      白爾地湖與喀爾曲尕民俗文化村

      兩地均屬胡楊林深處羅布人居住的海子(小湖泊)。紅柳屋、木輪牛車、卡盆(獨木舟)、紅柳條烤魚、碳灰烤馕、羅布人歌舞等展示出大漠一偶古老樸實、遠離塵世喧囂的自然生活畫卷。

      都拉里古城

      是清代蒲昌古城,位于農二師34團,距離尉犁縣城173公里,在218國道附近。現(xiàn)存有城墻、炮樓、馬面,城內已無建筑。

      孫基烽燧

      處在庫爾勒至營盤道路的50公里處,是漢代的軍事設施,由于長年風化殘高僅剩10米。今天的北山便道一帶,曾是漢代古絲路北道,公元前101年以后,西漢從敦煌經羅布泊到龜茲(庫車),共修筑烽燧300座,其作用是保障古絲綢之路的安全,為行人提供方便、傳遞信息。

      營盤遺址

      位于尉犁縣城東南150公里,農二師35團以北的甘草連。由一座圓形古城和上百座古墓組成,是漢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地巖畫

      位于庫魯克塔格山興地峽谷中。從興地開闊地進溝,沿一條小溪東進約10公里,就來到了位于溪流邊巖石上的巖畫前,興地巖畫是新疆發(fā)現(xiàn)較早的大型巖畫,有3000多年的歷史,估計是古代北方塞種人進入塔里木盆地時留下的。有狩獵、建筑、婚嫁、舞蹈等圖像300余個,是當地游牧民原始文化的開端。

      興地烽燧

      位于興地的庫魯克山南側,孔雀河故道北岸,距離庫爾勒約170公里。這座峰火臺高10米左右,外觀呈立體梯形,土坯結構,一層土坯一層泥,泥中摻雜著蘆葦,每隔30到40厘米加有胡楊木。烽火臺四周有圍墻,西側設有梯口,并有臺階通往烽火臺頂部。由于年代較長,臺階已變成了土坡。興地烽火臺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漢代古絲綢之路干道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烽火臺。

      “最后的”羅布人

      羅布人是維吾爾族的又一支系。清朝以前,羅布淖爾水邊,生活著400到500戶羅布人。因長期生活在封閉的社會環(huán)境中,與外界隔絕,他們沒有嚴密的社會組織,沒有武裝,沒有文字,講著渾濁的羅布語。在經濟生活上,他們“不種五谷,不牧牲畜,唯劃小舟捕魚為食”,當時的羅布淖爾中的魚有一米多長。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叁贊大臣阿爾袞率軍追剿準噶爾沙拉斯部眾人馬,在搜山巡湖時才發(fā)現(xiàn)羅布人。從此收入清朝臣民。清政府用伯克制對他們進行管理。1896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到羅布泊探險時還得到羅布人首領昆齊康伯克的協(xié)助。1797年,卡拉、米蘭發(fā)生天花傳染病,奪去了大部分羅布人的性命。外出的羅布人不敢回村,四散-,一部分逃至和田地區(qū)的洛浦(洛浦是羅布的音轉),一部分逃至鐵干里克、墩闊坦及輪臺的南草湖地區(qū)。到1887年在羅布,群克兩莊的羅布人只剩下74戶,后轉移到阿布旦莊。1921年沙雅縣女巴依(財主)阿西罕阿吉為她的12000頭羊建草場,在尉犁縣窮買里村附近攔塔里木河水,致使其改道,突破鐵門堡,沖入孔雀河故道,使塔河水流入了羅布泊。塔河下游斷水,住在阿布旦的羅布人不得不南遷米蘭。從清代開始,因用伯克制對羅布人進行管理,又與維吾爾族雜居,逐漸維吾爾化,開始了農、牧業(yè)生活。羅布人多長壽,今天尉犁縣和若羌米蘭民族連還生活著跨越三個世紀的百歲羅布老人。

      羅布麻

      羅布麻是塔里木盆地特有植物,是優(yōu)質的編織原料,樓蘭出土的3800年前的女性干尸就穿著用羅布麻織的衣物。經現(xiàn)代工藝生產的羅布麻布,透氣、牢固、手感好。羅布麻花和葉入藥具有降壓、止咳、平喘的療效,用其制成的茶和花蜜深受游客歡迎。

      羅布麻的傳說

      傳說塔里木河下游的羅布麻是美麗的少婦變成的,她的丈夫為尋找水源渴死在荒灘之上,變成一條波濤澎湃的大河,挽救了家鄉(xiāng)人民的生命。妻子在河邊日夜呼喚丈夫歸來,天長日久,變成了羅布麻。夏天羅布麻一開花,花兒密匝匝地迎風搖擺,象少婦在河畔呼喚親人時窈窕的倩影。

      海子

      羅布人居住的塔河、渭干河畔分布有大大小小數百個湖泊,稱“海子”。海子是羅布人生活主要來源,捕魚、狩獵和現(xiàn)代的放牧都離不開它。二十世紀初期以前生活在“海子”邊的羅布人還主要以漁獵為生,劃“卡盆”(胡楊獨木掏成的小舟)捕魚,夏季多捕的魚淹曬制干備冬季食用。所以羅布人嫁女有陪嫁海子的習俗。

      新疆虎

      在十九世紀初曾出沒于塔里木河中下游一帶。斯文赫定也畫過一幅被獵夾夾住受傷的新疆虎素描。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后再沒有出現(xiàn)過新疆虎的身影,有一種說法是塔里木螞蟻是以新疆虎生仔時的衣包為食,而迫使母虎離開了塔里木。新疆虎是否已滅絕還沒有定論。

      羅布淖爾羊

      “穿的是羊絨衫,走的是黃金路,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中草藥,拉的是六味地黃丸”說的就是新疆羊。尉犁縣羅布淖爾羊肉又是新疆羊肉中的上品。尉犁縣境內生長著大片甘草、羅布麻和麻黃草,成為羅布淖爾羊的主要飼草,所以羅布淖爾羊肉鮮嫩味美,無膻氣,營養(yǎng)價值可與塔里木鹿肉相媲美。用紅柳枝穿羊肉串,只撒鹽烤出的羅布淖爾戈壁灘烤羊肉,是巴州的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