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通文廟位于祿豐縣廣通鎮(zhèn)廣通村民委員會,廣通小學(xué)內(nèi)。又名黌宮。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明、清兩代在故址上重建,補(bǔ)建十次,現(xiàn)存文廟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建。文廟坐北朝南,原有前后兩院,呈長方形,有眾多建筑群。現(xiàn)僅存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泮池上原有石拱橋,名“月弓橋”,橋兩頭各有雙獅、雙象護(hù)橋,現(xiàn)僅存橋南兩獅,橋已毀。大成門(又稱敬和宮),面闊3間,進(jìn)深2間,為單檐歇山頂一層建筑,采用五梁過架式木結(jié)構(gòu)。前后檐均有三層斗拱支撐,拱、翹、昂上雕刻魚頭、象鼻、三浮云、菊花頭、龍戲珠等;東西墻基須彌座上有浮雕,構(gòu)圖精美。大成殿面闊5間,進(jìn)深3間,為單檐硬山頂,九檁前檐廊建筑,采用抬梁式與穿……[詳細(xì)] |
![]() | 瓦廠汪氏家廟位于祿豐市土官鎮(zhèn),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祿豐文筆塔位于祿豐市金山鎮(zhèn),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黑井文筆塔位于祿豐市黑井鎮(zhèn),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鹿鳴橋位于祿豐市妥安鄉(xiāng),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阿納大寺位于祿豐市恐龍山鎮(zhèn),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重修七局龍祠碑位于祿豐市黑井鎮(zhèn),年代為明、清,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絕峰寺摩崖造像位于祿豐市黑井鎮(zhèn),年代為元,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楊教主墓銘序碑位于祿豐市妥安鄉(xiāng),年代為元,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碧城三層樓位于祿豐市碧城鎮(zhèn),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羅么苴鐵索橋位于祿豐市妥安鄉(xiāng),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 | 賽寶壩位于金山鎮(zhèn)宋家坡村委會黑龍?zhí)洞迮缘臇|河上。該壩俗稱黑龍?zhí)秹,實為攔河抬升壩,不是以蓄水為主的壩,壩由巨大的條石(條石長1.5米以上不等,高寬均超過0.2米)縱列在河床天然基巖上,西側(cè)砌筑有5至10層不等,東側(cè)條石層數(shù)多至13層;壩埂砌筑成等腰梯形,壩長50米,壩頂寬3.4米,壩均高3.5米,壩外坡寬3.6米,壩內(nèi)坡及水深不清。壩西有1條引水溝,引入至30米外的原碾坊使用,后碾坊于80年代初坼除廢棄;壩東南建有一條引水溝,引水沿東岸至祿豐城作護(hù)城河(清代)和灌溉農(nóng)田使用,主引水渠流至北門街長約5公里。溝渠上有溢洪閘2個,溢洪道5個,溝上小橋10余個,渡槽3個。溝上的這些建筑附屬物中工程量大……[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