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洞風景名勝區(qū)以織金洞為主體,包括織金洞景區(qū)、織金古城區(qū)、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區(qū)、裸結河景區(qū),總面積307平方公里,是1988年國務院審定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織金洞原名打雞洞,位于織金縣城東北23公里處的官寨鄉(xiāng),距省城貴陽120公里。它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溶洞,洞長6.6公里,最寬處175米,相對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積達500萬立方米,空間寬闊,有上、中、下三層,洞內有40多種巖溶堆積物,顯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態(tài)類別。根據(jù)不同的景觀和特點,分為迎賓廳、講經(jīng)堂、雪香宮、壽星宮、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xiāng)澤國等景區(qū),有47個廳堂、150多個景點。最大的洞廳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每座廳堂都有琳瑯滿目的鐘乳石,大的有數(shù)十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tài)。還有玲瓏剔透、潔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瓏、雙魚赴廣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觀,形態(tài)逼真,五彩繽紛。特別是那高17米的“銀雨樹”,挺拔秀麗,亭亭玉立于白玉盤中,人人贊嘆。織金洞不僅有很高的旅游、美學價值……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