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视频77|亚洲免费一级字幕|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button id="kgiii"></button>
    • <bdo id="kgiii"></bdo>
    • <code id="kgiii"></code>
      <button id="kgiii"><source id="kgiii"></source></button>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海南省旅游

      海南省紅色旅游景點

      母瑞山紅色文化旅游區(qū)
        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革命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單位是定安縣民政局。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位于海南省定安縣南部的中瑞農場,在原紅軍操場司令臺遺址上建設,占地20畝,總投資230萬元,園中央建有馮白駒將軍和瓊崖革命主要奠基人王文明主席兩人的3.5米高的銅像。園中建有陳列館、接待室、值班室、題詞亭、湖中亭、假山池、兩座石獅子、大門、圍墻、停車場等,總建筑面積5394.6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689.46平方米的兩層樓陳列館,陳列了海南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四個階段的革命斗爭史料及珍貴文物,包括瓊縱戰(zhàn)士使用過的各種生活用品、工作用品、武器、旗幟、印章、歷史照片等。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于19……[詳細]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位于瓊海市嘉積鎮(zhèn)萬石坡。由海南匯海旅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紀念園由和平廣場、紀念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椰林寨、旅游服務區(qū)等五個部分組成,占地面積200畝。和平廣場位于紀念園的正中前沿,可容納數千人,正中舞臺背景是女子軍竹笠、軍號、和平鴿、砸斷的鎖鏈的巨型雕塑。紀念廣場位于紀念園的西北側,廣場上有紅色娘子軍戰(zhàn)士雕像、展現紅色娘子軍戰(zhàn)斗歷程的浮雕墻、栽培紀念樹的園地與觀看紅色娘子軍戰(zhàn)士曲藝表演的場地。椰林寨位于紀念園的西南側,外觀似“南府”,內設書刊與工藝紀念品展銷室、住宅區(qū),其住宅區(qū)居住健在的4位90多歲紅色娘子軍老戰(zhàn)士。旅游服務區(qū)位于紀念園的西側,設有紅色娘子軍射擊娛樂場、海島服裝、土特產銷售……[詳細]
      儋州市革命英雄紀念碑
        儋州市革命英雄紀念碑是海南省革命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位于儋州市那大鎮(zhèn)郊區(qū)風景秀麗的云月湖度假村東側的三角嶺(距市區(qū)2公里)。管理單位是儋州市民政局。儋州市革命烈士紀念碑于1995年修建。紀念碑高33米,底座高約3米,花崗巖砌成,占地100畝,其座落的山體高189.1米,從山腳有6層共255級臺階至山頂,紀念碑正對海榆西線公路,氣勢雄偉。碑身正面刻碑名“儋州市革命英雄紀念碑”,碑庭臺四周雕刻中共儋縣委成立(1927年7月)、十月革命-(1927年10月11日)、參加云龍改編(1938年12月)、創(chuàng)建抗日根據地(1941年)、邁格戰(zhàn)斗(1943年6月9日)、春季攻勢(1949年3月15日)、配合野戰(zhàn)軍渡海作戰(zhàn)(1950年3月)、慶祝解放(1950年4月20日)等8幅儋州革命大事記及革命戰(zhàn)爭年代英……[詳細]
      周士第將軍紀念館(瓊海市博物館)
        周士第將軍紀念館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瓊海市嘉積鎮(zhèn)不偏嶺。管理單位是瓊海市博物館。1995年,瓊海市人民政府興建周士第將軍紀念館。紀念館占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650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館前庭正中豎立周士第將軍花崗巖全身雕像,雕像高3.2米,基座正面鐫刻楊成武題寫的“周士第將軍”。館正面上方鑲嵌著-題寫的“周士第將軍紀念館”,李鵬、張震等為紀念館題詞,中共海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為紀念館立碑文。在紀念館展廳里,展出周士第將軍參加革命活動的照片、文獻資料和文物600多件,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周士第的生平和歷史功績。紀念館的右側建有一座紀念亭![詳細]
      西沙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烈士陵園
        西沙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烈士陵園是三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三亞市紅沙鎮(zhèn)歐家園。西沙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烈士陵園于197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建設,占地面積2.7畝。陵園大門高4米、寬3.9米,大門匾書:烈士陵園。陵園正中為一座6.45米高的紀念碑,碑身正面鐫刻“西沙永樂群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光榮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22個大字。紀念碑后面有墓場,墓前都有碑記,縱橫有序。陵園左右兩邊和后邊有圍墻,園里種了一行行的松樹。 西沙群島歷來是中國的神圣領土。1974年1月15日和17日,南越西貢當局派海軍16號和4號驅逐艦,先后入侵西沙永樂群島海區(qū),并出動武裝人員入侵永樂群島的甘泉島和金銀島。駐海南島陸、海、空部隊執(zhí)行中央軍委和廣州軍區(qū)的命令,由某部隊長魏鳴森等人員組成海上指揮所,率兩只艇進抵西沙永興島,同時,又派兩艦……[詳細]
      崖城革命烈士紀念園
        崖城革命烈士紀念園是海南省、三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崖城鎮(zhèn)內,距西線高速公路崖城出口處約1公里。管理單位是三亞市民政局。崖城革命烈士紀念園由三亞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6日投資興建,2006年3月28日落成,是一座集紀念、瞻仰、園林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烈士紀念園。紀念園整體由大門、圍墻、紀念臺、紀念柱組成,占地面積3.5畝。紀念臺和紀念柱主要以雕刻工藝為主體,紀念臺呈階梯狀,有8級,下寬15.8米,上寬13.8米,高7.6米;紀念臺面前半部以書型對開雕刻為主體,左邊刻有陳英才等37位英烈姓名,右邊刻有“崖城革命烈士碑志”。紀念臺后半部豎立紀念柱,柱直經為1.2米,高6米,分三部分刻有紀念先烈圖案組成。整體形象主題鮮明,莊嚴肅穆,頗具有氣勢。崖城革命烈士紀念園前身是崖城烈士紀念……[詳細]
      華南公路工程修建烈士紀念碑
        華南公路工程修建烈士紀念碑是?谑辛沂考o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谑兄攸c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海口市秀英區(qū)獅子嶺開發(fā)區(qū)的海榆中線公路10公里處的西側坡地上。管理單位是海南省公路局?谑泄贩志。華南公路工程修建烈士紀念碑1954年12月原建于?谑行阌⑿〗,2001年9月遷建現址,由海南省交通廳代省政府具體實施遷建工作,建設規(guī)模更為壯觀。紀念碑坐西朝東,為鋼筋水泥結構,黑色大理石砌面,總占地面積10畝,屬園院式建筑,共分五級平臺:從大門往里走,先是一個平臺,然后踏上四級臺階是第二個平臺,再上六級臺階是第三個平臺,又上八級臺階是第四個平臺,最后上四級臺階是第五個平臺,即紀念碑基座平臺。碑體由碑基底層、二層和碑身三部分組成,總高19.52米(其意為紀念1952年修建公路而犧牲的烈士),碑基底層高2.21……[詳細]
      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
        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是海南省、?谑袗蹏髁x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位于?谑泄珗@路2號海口人民公園內。管理單位是海口市民政局。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建于1954年4月,是為紀念堅持瓊崖革命斗爭和英勇渡海作戰(zhàn)而犧牲的2萬多名烈士而建。2003年由地方政府劃撥專款進行重修。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占地面積0.8畝,建筑面積36平方米。紀念碑用大方塊花崗石砌成,碑四周設有石欄桿,呈四面體,碑總高14.5米,碑身高11米,碑身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基座正面及碑身背面上刻有朱德同志的題詞:“長期堅持瓊島革命斗爭和英勇渡海作戰(zhàn)而犧牲的同志們!你們是中華民族最優(yōu)秀的兒女。你們的英雄行為,對解放瓊島和全中國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烈士們的功績永垂不朽!”紀念碑四周綠樹成蔭,松柏挺拔,為革命豐碑增添了莊嚴……[詳細]
      陵水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蘇維埃舊址蘇維埃舊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zhèn)中山東路,占地面積1127平方米,現已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水蘇維埃舊址原為瓊山會館,始建于民國十年,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不久,瓊崖第一個紅色政權——陵水縣蘇維埃政府就在此誕生,在這里重新點燃了全島革命斗爭的火種。解放后,陵水蘇維埃政府舊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陵水蘇維埃舊址是一幢精美的建筑,總體看來是一個祠堂式的多進式院落,分前、中、后三進建筑,每進建筑之間都有天井分隔。一進為單層,二、三進均為二層樓房,每進建筑之間有天井分隔。木照壁上的鎏金彩繪,門窗欞上的精致雕刻,白墻壁上的浮雕花飾等建筑裝潢上都顯現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同時還融入歐式抱廈、圓弧頂部、脊飾卷草造型、脊下彩塑雙鳳設計,卷形拱門下四根方柱頂佩以獅飾,門面采用……[詳細]
      王文明烈士紀念亭及故居
        王文明烈士紀念亭及故居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瓊海市嘉積鎮(zhèn)東風路,故居座落于瓊海市陽江鎮(zhèn)益良村。管理單位是瓊海市民政局。1985年,瓊海縣(今瓊海市)人民政府興建王文明烈士紀念亭。紀念亭占地面積0.5畝。亭呈六角形,高5米,頂綴琉璃瓦,六壁綴瓷磚。亭正面上方橫梁上鐫刻“王文明烈士紀念亭”,四周有水泥欄桿。王文明故居座落瓊海市益良村。故居始建于民國初期,被國民黨軍拆毀。1990年7月,瓊?h人民政府在原址按原貌仿建。故居是庭院式的磚瓦土木結構,有正屋、橫屋,占地面積0.5畝,建筑面積270平方米,同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書記許士杰題寫門匾:“王文明故居”。……[詳細]
      瓊崖工農紅軍云龍改編舊址
        瓊崖紅軍云龍改編舊址是全國首批10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位于?谑协偵絽^(qū)云龍墟。管理單位是?谑协偵絽^(qū)民政局。瓊崖紅軍云龍改編舊址始建于1952年,1984年、1989年和1998年原瓊山縣人民政府對該舊址進行了擴建和改建。云龍改編舊址原為“六月婆”廟場址,因1938年12月5日瓊崖工農紅軍在此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wèi)團第十四區(qū)獨立隊”而得名。舊址占地面積15畝,正門右側大理石柱上刻有馬白山同志(瓊縱老戰(zhàn)士、原海南軍區(qū)副司令員)題寫的“瓊崖紅軍云龍改編舊址”。距大門正中16米處豎立一尊手握鋼-的獨立隊戰(zhàn)士全身銅質鑄像,總高10.4米,其中銅像高4.6米,座高5.8米。像座正面刻有徐向前元帥的題詞“瓊崖抗日先鋒”,背面刻有“云龍改編簡介”。銅像……[詳細]
      李碩勛烈士紀念亭
        李碩勛烈士紀念亭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10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資助修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項目,海南省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位于?谑协偵絽^(qū)勛亭路39號。管理單位是?谑胁┪镳^。李碩勛烈士紀念亭始建于1986年,總體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畝,由紀念亭、烈士雕像、題詞、碑廊、陳列館四個部分組成。紀念亭高6.1米,橫匾上刻有王震將軍題寫的“李碩勛烈士紀念亭”。亭前豎立著李碩勛烈士花崗巖雕像,高1.2米,基座高2米,正面刻有鄧小平同志題寫的“李碩勛烈士永垂不朽”,基座兩側分別鐫刻李一氓同志撰寫的“李碩勛烈士傳略”和李碩勛烈士寫給妻子趙君陶的“遺書”。紀念亭的后面是一道黃墻綠瓦長廊,嵌著10塊大理石,分別鐫刻朱德、-、聶榮臻、郭沫若、吳玉章、張愛……[詳細]
      瓊崖“一大”舊址
        瓊崖“一大”舊址是海南人民革命的搖籃,是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策源地。位于?谑薪夥盼髀分窳掷131號原邱氏祖宅,占地面積1839.09平方米,建筑面積994.26平方米。建筑為磚木結構,建于1920年。1926年6月,中國0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這里秘密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0瓊崖地方委員會領導機構。從此,瓊崖革命事業(yè)有了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1950年海南解放后又先后成為部隊、海口和海南機關辦公和住宿的地方。1984年市政府將舊址確定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1月,省政府又將其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8月海口市政府開始修復舊址、搬遷住戶以及拆除20年代以后的建筑。2000年5月1日,瓊崖“一大”舊址作為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和旅游景點,正式對外開放。景區(qū)地址:……[詳細]
      蘇尋三鄉(xiāng)人民革命紀念亭
        蘇尋三鄉(xiāng)人民革命紀念亭是?谑袗蹏髁x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位于?谑腥(zhèn)蘇尋三村委會所在地東南側。管理單位是?谑忻捞m區(qū)民政局。蘇尋三鄉(xiāng)人民革命紀念亭由社會力量捐助50多萬元于1991年建成。紀念亭為鋼筋水泥結構,周圍由方形圍墻環(huán)抱,各種建筑物均以琉璃瓦綴頂。正門高4.6米,寬4.8米,橫楣上刻著原中共海南省委書記許士杰同志題寫的亭名:“蘇尋三鄉(xiāng)人民革命紀念亭”,兩邊門柱上刻著“革命烈士浩氣長存,老區(qū)人民功垂千秋”的對聯(lián)。進大門后,有高3.2米,長寬各5米的四角形英烈亭,英烈亭的左右側分別建有高3米、底座長寬各3.5米的小亭。亭后聳立著瓊崖革命先軀李愛春烈士的半身漢白玉雕像,像高3米,寬0.8米,基座正面鐫刻著“李愛春烈士生平”。雕像東西兩側為長7米、高3米的壁廊,分別刻著李愛春等157名……[詳細]
      白石溪地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
        白石溪地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是?谑袗蹏髁x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位于?谑芯硟鹊膰鵂I東昌農場東北側。管理單位是?谑协偵絽^(qū)民政局。白石溪地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于1991年落成,紀念碑的園院占地9.8畝,建筑面積160多平方米。園院正面外圍為拱形門,上方用大理石鐫刻著“浩氣長存”4個大字,背面上方為大理石裝飾,并鐫刻有“功德永存”的字樣。園院中央聳立著總高17米的方柱形紀念碑,紀念碑由碑平臺、碑座和碑柱三部分組成,下腳長寬各3米,上頂長寬各0.8米,碑的底座長寬各12米,呈方形,鋼筋水泥結構。碑柱正面鐫刻“白石溪地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座四面嵌鑲著黑色大理石,正面鐫刻碑文:“白石溪地區(qū)1926年建立黨組織,是瓊山、文昌地區(qū)的重要革命根據地,也是海南著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詳細]
      大水戰(zhàn)斗革命烈士紀念碑
        大水戰(zhàn)斗革命烈士紀念碑是?谑袗蹏髁x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瓊山區(qū)三門坡鎮(zhèn)大水村后面的坡地上。管理單位是?谑协偵絽^(qū)民政局。大水戰(zhàn)斗革命烈士紀念碑始建于1957年,碑四周筑有圍墻,總占地5畝,整個建筑均由當地政府劃撥專款建造。紀念碑坐南朝北,總高10米,寬2米,呈梯形方體。整個建筑分三段構成,第一段為平臺,方形,基底長6.4米,分三階而上,臺面邊長5米;第二段為碑堆,方體;第三段為碑柱,長方體,正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寫“大水戰(zhàn)斗簡介”的碑文。1983年在碑兩側對稱地建造兩座紀念亭,水泥結構,高約7米,呈六角形,兩層翹檐。距碑背面不遠的左右側是原瓊山縣委書記歐德修烈士和瓊縱第一支隊副支隊長黃大猷烈士的陵墓。大水戰(zhàn)斗是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和瓊崖國民黨頑軍的一次主力決戰(zhàn)。1942年1月23日……[詳細]
      梅山老區(qū)烈士陵園
        梅山老區(qū)烈士陵園是三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三亞市梅山鎮(zhèn)石溝溪水庫西側。管理單位是三亞市民政局。崖縣(今三亞市)人民政府于1982年籌資建設梅山老區(qū)烈士陵園。陵園坐南向北,占地45.05畝,1990年擴建石板路364米。陵園內有八角亭、紀念碑、公墓各1座。亭內聳立著1塊高1.5米、寬1米的碑記。碑記鐫刻《梅山老區(qū)烈士陵園碑志》。《碑志》概述了梅山老區(qū)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長期堅持與國內外敵人進行頑強斗爭,英勇殺敵,鞏固和發(fā)展根據地的光輝歷史。亭的后面是紀念碑,碑高8米,碑身正面鐫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基座正面鐫刻55位烈士英名。園里林木成蔭,幽靜清新。1939年2月,日軍入侵崖縣。中共崖縣縣委以梅山為抗日游擊根據地,領導全縣人民進行抗擊侵略者的斗爭。1942年6月,梅山人民掀起了如火如荼……[詳細]
      符克烈士紀念園
        符克烈士紀念園是海南省、文昌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師范大學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昌灑鎮(zhèn)往龍馬地區(qū)方向三叉路口,地處昌灑華僑小學的西側。管理單位是文昌市民政局。符克烈士紀念園1995年由海南省、文昌市政府撥款和海外僑胞及各界人士捐款43萬元建成,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題寫園名。紀念園由雕像、涼亭和陳列館組成,占地面積19.8畝,建筑面積240平方米。紀念園正中豎立符克烈士半身花崗巖石雕像,雕像左右兩邊有涼亭各一個,雕像后面是陳列館,陳列館為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磚瓦土木結構,屋頂點綴綠色的琉璃瓦,四壁點綴白色瓷磚,屋前后有走廊環(huán)回。陳列館分正廳和東西兩個小廳,廖漢生題寫?zhàn)^名“符克烈士紀念館”。陳列館正面上方是石刻壁墻鐫刻馮白駒于1951年符克烈士的題詞:生為民,死為民,生偉大,死光……[詳細]
      風門嶺革命烈士紀念碑
        風門嶺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澄邁縣白蓮鎮(zhèn)潭城村北約1500米處的風門嶺東南坡。1970年11月始建,1998年6月21日海南軍區(qū)重修竣工。占地面積210平方米,建筑面積79平方米。紀念碑坐西北朝東南,碑高7.1米,底座寬2.8米,碑座高0.95米。為長方形鋼筋混凝土結構,碑基平臺高0.95米,平臺四周置有護欄。碑身正面刻著“風門嶺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刻有風門嶺阻擊戰(zhàn)悲壯慘烈的簡況。在解放海南戰(zhàn)役的美亭決戰(zhàn)中,為保證我軍主力聚殲美亭地區(qū)的國民黨軍隊,解放軍1個連在風門嶺頑強地阻擊國民黨的增援部隊。風門嶺是海(口)澄(邁)公路上的咽喉,控制住風門嶺,海澄公路便被封死,就能阻擋敵軍援兵增援美亭。一O五高地是風門嶺上的制高點,我四十三軍三八一團一連堅守一O五高地,死死擋住國民黨軍六個團的援兵。一連指……[詳細]
      演豐地區(qū)人民革命紀念園
        演豐地區(qū)人民革命紀念園是?谑袗蹏髁x教育基地,位于?谑忻捞m區(qū)演豐墟西北3公里處的流水北坡段。管理單位是海口市美蘭區(qū)民政局。演豐地區(qū)人民革命紀念園由社會力量捐助90多萬元,于1996年1月建成。紀念園呈正方形,占地面積9.8畝。正門頂端橫楣是“演豐地區(qū)人民革命紀念園”的金字園名,兩側為琉璃瓦面、高低呈波浪式的圍墻。進入大門后,是一條水泥大道直通塑像與題詞壁廊及紀念館。大道兩旁是兩座直徑3米、高5米的八角亭。在園中央安放徐成章、徐天炳和吳克之三尊半身塑像。三尊塑像一字排開,長4米,高1米,下方是長4.5米、寬2米、高2.5米的基座,正面對應直書“徐成章烈士”、“徐天炳烈士”和“吳克之將軍”的字樣。塑像兩側各建有一座長12米、高3.5米的壁廊,并刻有演豐地區(qū)民主革命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542名革命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