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段地革命歷史紀念館AAA 三段地革命紀念館位于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鎮(zhèn)三段地社區(qū),展館占地面積2538平米,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展覽陳列分為紅色政權、團結抗戰(zhàn)、投身解放三大部分,以浮雕、展板、陳列的形式集中展現(xiàn)了三段地根據(jù)地革命歷史。展廳里,鮮紅黨旗下習仲勛、--兩位卓越的共產主義者和民族工作領導人和……[詳細] |
![]() | 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市區(qū)中心,是一座二層建筑,入口處有“青銅器博物館雕刻成的石頭大字,具有美觀性。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是世界上收藏鄂爾多斯青銅器數(shù)量最多、品種最全、研究價值最豐富的博物館。從19世紀末開始,在中國北方長城沿線地帶陸續(xù)出土了大量以裝飾動物紋為特征的青銅及金、銀制品,由于以鄂爾多斯……[詳細] |
![]() | 鄂爾多斯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博物館,位于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qū),于2006年開工建設,占地面積27760平方米,建筑面積41227平方米,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局部八層。配套有7個總計15000平方米的專業(yè)展廳,以及一個同時容納280人的大型學術報告廳,70余間給類辦公室、會議室,2個貴賓接待室,同時還配有地下停車場等多個……[詳細] |
![]() | 代來城又叫悅跋城,在今內蒙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柴登鎮(zhèn)城梁村。代來城建在山口沖要之地,扼南北咽喉。作為御敵之屏藩,進可攻退可守;作為通邊的驛站,歇能供糧秣,行可換騎乘。漢承秦制,400年間,代來城應一直發(fā)揮著相同的作用。十六國后期,代來城再次復興,以朔州的名號雄踞北方。……[詳細] |
![]() | 地點: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簡介: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博物館前身為鄂爾多斯市地質礦產陳列館,始建于1999年。博物館展陳面積2000多平方米,館藏標本600余件,展出328件,包括礦物標本、礦石標本、化石標本、礦產品、觀賞石及土壤樣本等。館內建設由8個區(qū)塊組成,分門別類,采用聲、光、電、多媒體、虛幻影像等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展示……[詳細] |
![]() | 內蒙古達拉特旗烏蘭淖爾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鄂爾多斯市北部達拉特旗境內,規(guī)劃建設總面積904.88公頃,公園內濕地總面積643.43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71.11%。烏蘭淖爾濕地地處庫不其沙漠與黃河沖積平原的過渡地帶,是阻擋庫不其沙漠北侵的生態(tài)屏障,對提高黃河水質及黃河中下游生態(tài)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烏蘭淖爾濕地是鳥類……[詳細] |
![]() | 內蒙古薩拉烏蘇國家濕地公園批準建設于2012年12月,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烏審旗南部。公園內的濕地主要由無定河流域河流濕地及巴圖灣水庫湖泊濕地組成,北靠廣袤的毛烏素沙地,南接溝壑縱橫的黃土丘陵,橫亙在兩大自然地理區(qū)的分界線上,南北景觀迥異,森林、沙地和草地呈斑塊狀分布于公園水域兩岸,公園內主要由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構成,是我……[詳細] |
![]() | 砒砂巖水利風景區(qū)AAA ![]() 鄂爾多斯市砒砂巖水利風景區(qū)位于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暖水鄉(xiāng)境內,依托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qū)攔沙工程而建,屬水土保持型水利風景區(qū),面積677.7平方公里。景區(qū)內呈現(xiàn)典型的黃土地貌,溝壑縱橫,砒砂巖裸露,地質景觀獨具特色。這里曾經(jīng)是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qū)域,水土流失面積占全旗總面積的92.5%。為了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準旗建立了多措……[詳細] |
![]() | 鄂爾多斯馬顫溝神龍寺水利風景區(qū)景區(qū)位于鄂爾多斯境內。馬顫溝神龍寺水利風景區(qū)位于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樹林召鎮(zhèn),黃河中游十大孔兌壕慶河一級支溝馬顫溝,依托沙壩子沙棘水土保持生態(tài)保護示范區(qū)而建![詳細] |
![]() |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巴拉貢鎮(zhèn)與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交界處。黃河三盛公水利風景區(qū)以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轄區(qū)的水土資源和風景資源而確立,風景區(qū)有 “萬里黃河第一閘”參觀游覽、“天下第一鎖”觀光覽勝、黃河放生地祈福、黃河快艇沖浪、動物狂想園生命探秘、胡楊林納涼、“天下第一古箏”懷古、黃河水壇感受水文化的博大精深、歡樂島熱情狂歡、水上樂……[詳細] |
![]() | 鄂托克前旗城川鎮(zhèn)東南18公里處,發(fā)源于陜西省白宇山北麓的無定河流過,沖刷出了一條大峽谷。鄂爾多斯沙漠大峽谷位于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鎮(zhèn)大溝灣村,是薩拉烏素河流經(jīng)(也稱無定河)鄂前旗境內的一段河流,河道彎多溝深、迂回曲折從毛烏素沙漠中穿過,有沙漠峽谷之雄奇![詳細] |
![]() | 銀肯塔拉AAAA 銀肯塔拉沙漠綠洲自然生態(tài)旅游區(qū)位于達拉特旗展旦召蘇木境內,開發(fā)面積8萬畝,由銀肯敖包祭祀?yún)^(qū)、銀肯沙漠植物園、銀肯沙漠野生動物園、生態(tài)沙漠拓展訓練基地、沙漠探險基地、沙漠水上樂園、沙漠休閑度假村以及旅游旅游紀念品生產基地組成,成功地將生態(tài)、文化、民俗與經(jīng)濟幾要素緊密結合在了一起,是達拉特旗旅游資源開發(fā)的又一新作品。在這塊……[詳細] |
![]() | 康巴什新區(qū)AAAA 康巴什區(qū)位于鄂爾多斯市中南部,距東勝區(qū)25公里、阿勒騰席熱鎮(zhèn)3公里,是鄂爾多斯市市委市人民政府駐地,也是內蒙古有名的新城,與東勝區(qū)、伊金霍洛旗的阿勒騰席熱鎮(zhèn)共同組成鄂爾多斯市城市核心區(qū),是鄂爾多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也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景觀為載體申報被批準的國家4A級旅游區(qū)。所以說,僅僅是康巴什城內,就有很多的……[詳細] |
![]() |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杭錦旗伊和烏素蘇木巴音烏素嘎查境內沙日特莫圖廟,始建于明代初期,在清代及民國歷經(jīng)興廢,經(jīng)歷抗戰(zhàn)及“0”,大經(jīng)堂和明王殿及四座佛塔被拆。改革開放后,隨著民族宗教政策落實,該廟在嘉木揚·圖布丹大師和僧團努力下,1986年恢復佛事活動,1992年復建了菩提塔,1998年維修甘珠爾殿、0殿和天……[詳細] |
![]() | 時代:新石器位于準格爾旗窯溝鄉(xiāng)荒地自然村東北約1.5公里。1998年發(fā)現(xiàn),并配合萬家寨水利樞紐建設工程進行了搶救性試掘。寨子圪旦遺址的主要遺跡是環(huán)繞山丘頂部修筑的石筑圍墻及圍墻內的高臺建筑。石筑圍墻依山頂部的自然地形而建,平面形制不大規(guī)整,略呈橢圓形,南、北最長160米,東、西最寬11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石砌圍……[詳細] |
![]() | 朱開溝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東部的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zhèn))納林塔鄉(xiāng)朱開溝村。遺址面積約50萬平方米,為龍山時代晚期至商代前期文化遺存。1984~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區(qū)域先后進行了4次發(fā)掘,1988年正式命名為“朱開溝文化”。發(fā)掘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共發(fā)掘不同時期的房址83座、灰坑(或窖穴)207……[詳細] |
![]() | 霍洛柴登城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杭錦旗浩繞柴達木蘇木。古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446米,南北寬約1100米。城墻夯筑,基寬13米,殘高0.5~2米。城內中部有一條東西向街道,寬約50米。西側中部有大型建筑臺基,其東北部有鑄錢遺址。城內文化層厚約0.8米,采集到繩紋筒瓦和板瓦、凹弦紋板瓦、菱形紋方磚、“千秋”瓦當?shù)。城東、……[詳細] |
![]() | 霍洛柴登城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杭錦旗浩繞柴達木蘇木。古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446米,南北寬約1100米。城墻夯筑,基寬13米,殘高0.5~2米。城內中部有一條東西向街道,寬約50米。西側中部有大型建筑臺基,其東北部有鑄錢遺址。城內文化層厚約0.8米,采集到繩紋筒瓦和板瓦、凹弦紋板瓦、菱形紋方磚、“千秋”瓦當?shù)。城東、……[詳細] |
![]() | 長城—納林塔秦長城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鄉(xiāng)南山梁上,是秦昭襄王為抵御匈奴而筑的長城的一段,南起陜西神木縣,經(jīng)此向北到準格爾旗,全長40余公里。其中納林塔長城遺址是伊克昭盟境內保存最好的一段,用自然石片壘筑。遺跡高1.7米,寬3米多。渭源境內的秦長城,是戰(zhàn)國時期秦昭襄王滅義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詳細] |
![]() | 蒙古歷史長卷,是記錄從成吉思汗出生至元朝統(tǒng)治者撤出元大都,退居漠北草原,建立北元政權的畫卷,真實反映了蒙古民族最輝煌的一段史實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統(tǒng)一、加速世界文明發(fā)展的歷史進程。長達206米的油畫,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油畫。館內為了能全面的展現(xiàn)這幅反映《蒙古歷史長卷》油畫的全貌,采取了手持相機,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關閉閃光燈……[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