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甫故里AAAA ![]() ![]() 杜甫故里位于鞏義市區(qū)東10公里的站街鎮(zhèn)南窯灣村的筆架山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窯洞里,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他的曾祖父在鞏縣任縣令時,將家遷于此。杜甫一生創(chuàng)作了3000多首詩,流傳下來的有1400多首,他的詩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矛盾,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詩政治性現(xiàn)實性、人民性、藝術性都很強,唐代詩人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元稹也說:“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稱杜甫的濤是“政治詩”。所以長期以來,杜甫的詩被稱為“史詩”,杜甫也被后人尊為“詩圣”。鞏義是詩圣的故鄉(xiāng),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詩人高尚的性情,詩人……[詳細] |
![]() | 常香玉故居位于鞏義市河洛鎮(zhèn)南河渡村。年代為1923年。常香玉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常香玉故居,是常香玉出生和開始學戲的地方,歷經幾十年的風雨滄桑,原有的幾孔窯洞坍塌非常嚴重。常香玉大師逝世后,鎮(zhèn)政府出資30萬元,按照恢復原貌、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窯洞進行修繕加固,同時,大力整治周邊環(huán)境,對現(xiàn)存的一眼古井、兩棵千年古槐加以保護。修繕后的香玉故居共有窯洞四孔、平房三間,面積百余平方米,分堂窯、廂窯、誕生窯和磨道窯。故居內根據豫西農家院落生活起居原貌進行了復原,并展示有常香玉大師生平事跡的資料和圖片![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