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家驊舊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赤壁路17號。朱家驊舊居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積1984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平房數(shù)幢,建筑面積385.2平方米,其中主樓建筑面積為244.8平方米,原產權人為偽國大代表,偽上海市教育局局長李熙謀所有,解放前朱家驊曾居住于此。解放后該處由政府代管,先后有二野部隊,三野部隊,華東糧食局住用。后核定其房產權為鼓樓區(qū)房產經(jīng)營公司。目前,現(xiàn)有主樓1幢,其樓坐北朝南,假三層,米黃色拉毛外墻,四坡頂,紅瓦帶老虎窗、壁爐,東南側建筑格局為多邊形,F(xiàn)該處為省級機關干部住宅,房屋保護一般。朱家驊(1893-1963),浙江吳興人(湖州),留學德國,歷任中央……[詳細] |
![]() | 毛邦初舊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珞珈路1號。該建筑建于1935年,西方現(xiàn)代建筑風格,原建筑產權為張華增所有,解放前由毛邦初住用,現(xiàn)為省級事務管理局所屬![詳細] |
![]() | 林蔚舊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祁家橋1號紅樓。該建筑于1936年左右建成,為建筑大師楊庭寶畢業(yè)設計之作。建筑坐北朝南,樓高兩層,磚木結構,西洋風格建筑![詳細] |
![]() | 趙宗藻舊居位于周莊鎮(zhèn)東街,是中國著名版畫家、中國美院副院長趙宗藻童年生活的老宅,為民國時期建筑,單開間二進平房。該舊居具有典型的民國建筑風格。2011年12月修復對外開放,展品陳列豐富![詳細] |
![]() | 西康路58號民國建筑冷欣舊居建于1937年前,其院落占地面積約1200余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平房2幢,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原產權人為嵇儲慶其父嵇X所有。嵇X,汪偽時期為外交部次長,其子嵇儲慶系汪偽時期外交部科員,1948年5月,國民政府高等法院查封漢奸嵇儲慶該處所有房產,后由陸軍參謀長冷欣使用。解放后,該處由政府接管,1989年核定其房產權為省級機關事務管理局,目前該處現(xiàn)有主樓1幢,平房2幢,其主樓坐北朝南,高三層,黃色拉毛外墻,四坡頂,青瓦,木制門窗,現(xiàn)為省級機關干部住宅,房屋保護及環(huán)境均一般。冷欣(1900-1987)江蘇興化人,畢業(yè)于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及陸軍大學正……[詳細] |
![]() | 曹穎甫故居位于市區(qū)司馬街20號。該故居為清初仿明建筑,原為五進,1990年移建,存中廳及兩側廂。中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架,前為船篷式,后有軒;兩側廂各面闊一間,進深三架。曹穎甫(1868~1937),諱家達,又字尹孚,號鵬南,晚署拙巢老人,江蘇省江陰市澄江鎮(zhèn)司馬街人,祖籍江陰市周莊鎮(zhèn)。為近代著名經(jīng)方家、愛國中醫(yī)大師、中醫(yī)教育學家。中年曾入南菁書院研求經(jīng)訓之學,年過五十而至滬教學、行醫(yī),因常以經(jīng)方大劑起沉疴、愈廢疾,而有曹一帖之稱。著書授徒,多有成果,著述有《傷寒發(fā)微》、《金匱發(fā)微》、《經(jīng)方實驗錄》(學生姜佐景編纂)、《曹穎甫先生醫(yī)案》(學生王慎軒抄錄整理)、《丁甘仁先生作古紀念錄》、《梅花詩集》……[詳細] |
![]() | 馮玉祥舊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寧海路21號。該建筑原為民國時期鐵道部財務司司長朱起蟄的私宅,為兩層西式建筑風格,主體為西式洋樓1幢10間,后馮玉祥曾在此居住。……[詳細] |
![]() | 朱杏南故居位于臨港街道夏港中街。朱杏南多次參與領導江陰農民-,曾任蘇州縣委書記,1931年被-殺害。故居為二層樓房,現(xiàn)存的正屋面闊三間,進深七架;二側廂進深三架。朱杏南(1899-1931),江陰夏港人。五四運動后,朱杏南與旅外青年吳文藻等人組織夏港同志會,先后興辦閱書報社、補習學校,普及文化知識,傳播進步思想。不久,又創(chuàng)辦東袁村小學,捐資擴建夏港小學新校舍,為夏港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中共江陰縣委委員,參與組織領導了江陰農民暴-動-,為江陰農暴領袖之一。1930年9月9日晚,朱杏南在蘇州寓所召開秘密會議時不幸被捕。次年5月19日,就義于南京雨花臺。朱杏南故居……[詳細] |
![]() | 白雅雨故居位于崇川區(qū)白陸巷2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建設控制地帶:東、北側保護范圍外拓6米,西至南大街,南側保護范圍外拓8米。……[詳細] |
![]() | 李方膺故居位于崇川區(qū)寺街29號、31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院墻。建設控制地帶:位于寺街歷史文化街區(qū)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朱氏三進士故居保護范圍:北起建筑后墻,南至南院墻;西起建筑西墻,東至大門?刂频貛В罕逼鹦∈^街,南至院墻以外8米;西起西山墻以西25米巷道,東至朱家巷![詳細] |
![]() | 顧儆基故居位于崇川區(qū)環(huán)城東路153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位于環(huán)城東路153號,建于1930年,是原私立崇敬中學創(chuàng)建人顧儆基故居。該建筑座北朝南,為二層磚木結構樓,建筑面積270.94平方米。雙坡頂紅洋瓦,頂兩側呈小三角形狀。清水磚墻,白灰水勾縫。樓平面為長方形,面闊三間,東、西室前各有一等三邊形樓面向外凸出。中室兩側前有羅馬柱,室后部向外擴出1.2米,并設有木樓梯。二樓中室前有寬闊的陽臺,鑄鐵欄桿。該樓既體現(xiàn)了西方建筑風格,又保持了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特色,是一座中西建筑藝術相結合的住宅。顧儆基(字仲敬)先生是開啟南通近代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于1917年創(chuàng)建中英學塾,后四遷校址,兩建校舍……[詳細] |
![]() | 金滄江故居位于崇川區(qū)西南營29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庭院。建設控制地帶:位于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qū)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趙丹故居位于崇川區(qū)西南營36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院墻。建設控制地帶:位于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qū)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顧正紅烈士故居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批1995年4月顧正紅烈士故居1905年濱?h正紅鄉(xiāng)鄉(xiāng)正紅小街東南約兩公里的篆河邊上。這是一座普通農舍,為三間座北朝南泥墻草屋,木質門窗,占地面積僅為28.7平方米,故居大門左側,鑲嵌著一塊大理石碑,上刻:“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顧正紅烈士故居/江蘇省人位/顧正紅烈士故居/江蘇省人民政府/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公布/鹽城市人民政府立”。顧正紅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黨員,著名的“五卅”烈士。顧正紅出生于清光緒31年(公元1905年),16歲時,即隨父母逃荒到上海,在上海街頭以撿破爛、拾煤渣為生,一年后進入日商在上海開辦的內外棉九廠做掃地工,受盡了東洋老板和反動工……[詳細] |
![]() | 陸潤庠故居位于姑蘇區(qū)閶門內下塘街9、10、11、12號,年代為清。2019年8月23日,陸潤庠故居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秦邦憲舊居即博古舊居,位于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qū)崇寧路112號(原師古河上),始建于清光緒末年,原為秦邦憲族叔秦琢如家宅。建筑分為東西兩路,中以備弄和橫廊相連,院中以內廊相通,其中西路為主,共七進,分門廳、轎廳、正廳和住宅區(qū)等,第三進為正廳“既翕堂”,均為面闊三間的硬山頂建筑。1916年至1921年,秦邦憲曾隨父母租賃其第四進居住,中為客堂,東西分別為書房和臥室,庭園前石庫門額上刻有“進德修業(yè)”四字。該建筑群現(xiàn)已改為秦邦憲紀念館,最近一次修復為2004年3月到12月。舊居東側為文淵坊,其中保存有秦淮海祠遺址。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秦邦憲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馬歇爾公館舊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寧海路5號。該建筑原名金城銀行別墅,1935年由著名建筑師童寯設計。它是一座仿古二層樓房,磚混結構,歇山頂,上鋪琉璃瓦。樓前有寬敞的庭院,院內的小徑用紅、黑、白三色鵝卵石鋪成鷹、獅、白虎和鳥四種圖案,至今保存完好。1937年12月,日軍占領南京后,這里曾經(jīng)是“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總部,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以及全體成員為保護難民,與滅絕人性的日軍進行了艱苦草絕的斗爭?箲(zhàn)勝利后,這里成為馬歇爾的公館。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1959年),20年代初次來華,在天津美軍中任職。1939-1945年任美軍總參謀長……[詳細] |
![]() | 劉氏故居位于澄江街道西橫街,是江陰“劉氏三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文學家、語言學家劉半農;民族音樂家、現(xiàn)代二胡學派奠基人劉天華;民族音樂大師、作曲家、教育家劉北茂三兄弟青少年時代的生活處所。該建筑由劉氏兄弟曾祖建于清末,距今已有150余年。故居為典型的江南晚清民居,硬山式磚木結構,由三開間兩進兩側廂,三個院落和三個天井組成,至今仍保留著紅天竺、水井、石鼓墩、曬醬臺等遺跡。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劉氏兄弟故居清末江陰市西橫街49號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劉氏兄弟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