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湘西會戰(zhàn)陣亡將士陵園位于懷化市溆浦縣龍?zhí)舵?zhèn)肇山村。1945年4月中旬,日軍侵入龍?zhí),抗日?zhàn)爭最后一戰(zhàn)——湘西會戰(zhàn)打響了。在龍?zhí)豆紊缴,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戰(zhàn)斗。由于中國軍民的英勇抗戰(zhàn),打敗了日軍的進攻,粉碎了日軍企圖奪戰(zhàn)芷江機場的軍事目的。抗戰(zhàn)勝利后,1945年8月國民政府撥款、鄉(xiāng)民捐款,由作戰(zhàn)部隊施工修建了陵園。它是我國最早修建的標志著抗日戰(zhàn)爭取得全面勝利的戰(zhàn)地紀念設施!拔母铩睍r期大部建筑被毀。1991年溆浦縣首屆中學生“學革命先輩、愛祖國文物”夏令營到龍?zhí)兜磕羁谷贞囃鰧⑹浚蛏鐣l(fā)起復修陵園……[詳細] |
![]() | 張家界市永定區(qū)烈士陵園位于張家界市城區(qū)東面迎賓路旁回龍觀,占地面積200畝。烈士陵園修建于1985年,是湖南省第一批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湖南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2002年實行免費對外開放,年均接待入園人數(shù)100多萬人。張家界市永定區(qū)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北,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澧水中上游,境內山川秀麗,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張家界深隱其北,天門山雄踞其南,是一座新興開發(fā)的旅游城市,在這塊奇峰秀麗的土地上在各個時期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英雄兒女。張家……[詳細] |
![]() | 湖南湘繡博物館位于中國湘繡之鄉(xiāng)——長沙市開福區(qū)撈刀河鎮(zhèn)沙坪風情小鎮(zhèn)湘繡文化廣場1號,館舍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一、二層為基本陳列,三層為游客服務中心,四層為藏品庫房.沙坪小鎮(zhèn)——國家級AAA景區(qū)、中國湘繡之鄉(xiāng),位于長沙市開福區(qū)撈刀河鎮(zhèn)。這里鐘靈毓秀,民風淳樸,習繡成風,自古至今“家家有繡女,村村有能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具有著濃郁湖湘文化特色的小鎮(zhèn),為湘繡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傳承與發(fā)展,奠定了無可替代的堅實基礎。因此,沙坪是當之無愧的湘繡發(fā)源地,是實至名歸的“中國湘繡之鄉(xiāng)”,理所當然的被……[詳細] |
![]() | 曹炎烈士墓位于衡陽市祁東縣步云橋鎮(zhèn)老巡司村五組。曹炎,1920年出生于今祁東縣步云橋老巡司村一貧苦鄉(xiāng)村教師家庭。1943年秋考入貴州平越交通大學。后來,在中共上海交大地下組織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反內戰(zhàn)的各項愛國政治運動,從此曹炎熾愛革命活動。1946年6月,他倡導成立學生的進步組織“知行社”,被推選為社長。12月,他召集同學簽名,并組織舉行--,抗議美軍0北大女學生的暴行。1947年5月,交大開展護校反內戰(zhàn)斗爭,全校3000多學生上南京-,他是組織者之一,被國民黨反動派作為共產黨嫌疑犯列入重點緝捕……[詳細] |
![]() | 洪市衡寶戰(zhàn)役烈士墓位于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zhèn)余田村石灰組,占地面積200平方米。解放前夕,白崇禧殘部負隅頑抗,在衡陽縣境內通往寶慶(今邵陽)方向去的洪羅廟鎮(zhèn)集結了大量兵力,大肆構筑工事,明碉暗堡林立,企圖利用這一有利地勢,阻擊解放軍繼續(xù)南進。1949年農歷8月13日,衡寶戰(zhàn)役在衡陽縣洪羅廟(現(xiàn)洪市鎮(zhèn))境內擺開了戰(zhàn)場,解放軍四野162師485團2營追擊一股逃竄的國民黨部隊,在天柱峰下大戰(zhàn)三天三夜。直到中秋節(jié)那天,戰(zhàn)斗才結束。戰(zhàn)斗非常慘烈,在筆架山,敵軍飛機丟下許多炸彈,炸死了40多個解放軍戰(zhàn)士。在波羅……[詳細] |
![]() | 武岡中山堂——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位于邵陽市武岡市二中校內,緊臨法相巖公園。武岡中山堂是1943年黃埔軍校第二分校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它集中西建筑風格于一體,系磚木結構單檐廡殿頂建筑,由正廳、左右?guī)、花園等組成,正廳上方有“中山堂”石刻匾額。1924年5月,在蘇聯(lián)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chuàng)辦了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軍官學校,俗稱黃埔軍校。1929年建立武漢分校。1938年,日軍進逼武漢,武漢分校奉命遷來武岡,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分校。在黃埔系列中被譽為“第三大軍事學府”![詳細] |
![]() | 宋任窮故居位于長沙市瀏陽市葛家鄉(xiāng)烏石龍村。宋任窮(1909-2005),原名松韻琴,又名宋紹梧,湖南瀏陽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青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時期任紅28軍政治委員,參加長征。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冀魯豫軍區(qū)司令員,中央局組織部部長,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第二野戰(zhàn)軍第4兵團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副書記,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副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干部部副部長,第二、第三機械工……[詳細] |
![]() | 蕭克故居位于嘉禾縣泮頭鄉(xiāng)小街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坐東南朝西北,是一座以磚木為主的古典建筑,俗稱“大廳屋”。整個廳屋為長方形四合院式,青磚青瓦,穿斗式梁架結構,屋頂為硬山式,通面闊19.4米,通進深21.1米,占地面積409平方米。門口原有一對石獅昂首蹲坐,文革期間已被毀。大門兩邊嵌一幅鉤邊行楷對聯(lián):“門閭高大常依日月照映,子孫蕃昌不愧齊梁正脈”。跨入大門,右邊是耳房,與左邊廂房有一口天井相隔。過耳房即到正廳,正廳分上廳和下廳,兩廳之間又有一天井相隔。廳兩邊有廂房12間,用木板隔開,是蕭克將軍……[詳細] |
![]() | 澧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常德市澧縣縣城解放中路蘭江公園內南側蘭江河畔。1984 年,中共澧縣縣委、澧縣人民政府根據老紅軍、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德(原武漢警備區(qū)司令員)1980年向湖南省政協(xié)遞交的269、272 號提案精神,結合全縣老紅軍、干部、群眾的要求,為緬懷先烈,啟迪后人,繼往開來,決定修建革命烈士紀念碑。該碑于1984年7月30日破土奠基,次年4月5日(清明節(jié))落成揭幕。革命烈士紀念碑莊嚴雄偉,造型別致。占地面積為16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00平方米。碑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底座呈六邊形,高1.5米……[詳細] |
![]() | 李志民故居位于長沙市瀏陽市高坪鎮(zhèn)志民村。李志民(1906-1987),湖南瀏陽人。1925年參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區(qū)游擊隊黨代表,紅軍大隊、團政委,師、軍政治部主任?谷諔(zhàn)爭時期,先后擔任抗日軍政大學組織部長、二分校政治部主任、冀中軍區(qū)副政委等職。解放戰(zhàn)爭時,歷任冀中軍區(qū)野戰(zhàn)縱隊、晉察冀野戰(zhàn)軍第2、第3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政治部主任,第19兵團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歷任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當……[詳細] |
![]() | 國立第十一中學紀念碑位于邵陽市洞口縣竹市鎮(zhèn)中學內。竹篙塘(今洞口縣竹市鎮(zhèn))國立第十一中學創(chuàng)辦于1939年,接收淪陷區(qū)、抗戰(zhàn)區(qū)學生2000余名。當時,國民黨右派掀起一股-逆流,“限制異黨活動”,“從嚴處置異黨”。共產黨巧妙應對,實施“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16字方針,在校內建有兩個由省委直轄但相互保密的中共秘密支部:一為中共洞口特別支部,支部書記雷震寰,黨員以洞口籍學生為主,多在師范部、高中部活動,而且走出洞口,去綏寧金屋、瓦屋、黃土坑等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他們在校內建立秘密讀書……[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無線電臺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zhèn)湘鄂川黔省委舊址后面的民房內。舊址為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192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右?guī)繛榈跄_樓,樓上為無線電總臺。正屋為宿舍和學習班教室,左廂房為廚房。系當時總臺長蘇林,密碼翻譯陳琮英,教官王永浚辦公地點和住處。1934年12月,省委遷至塔臥后,紅六軍團從湘贛蘇區(qū)帶來無線電臺2部,有線電話總機1部,任弼時夫人陳宗瑛任通訊負責人,并擔任密碼譯電,工作忙碌時任弼時、李貞也前來譯電。無線電臺設有總臺和分臺,總臺負責與中……[詳細] |
![]() | 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員會舊址是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長沙市開福區(qū)熙寧街三角塘28號。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共湖南地下黨最高領導機關在長沙的秘密據點。委員會成立于1942年12月,抗戰(zhàn)勝利后,機關據點遷駐長沙市區(qū)。1945年10月在長沙召開會議,研究恢復黨組織和重新進入城市開展工作等問題。委員會由書記周禮以及劉亞球、張春林、劉鼎組成。此后,周禮等在此居住工作。1946年冬,地下黨員湊集經費,以周里夫人常杏云的名義和她的四姑合伙,修建了這棟帶鋪面的二層木樓,并在這里辦了“婦女縫紉合作社”,以作為省工委的秘……[詳細] |
![]() | 中共平江縣委舊址(毛簡青烈士故居)始建于公元1919年,原建筑為北方典型的四合大院組合形式,占地面積5000㎡,由于1926年大水和1932年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現(xiàn)僅存后棟七間和附屋三間。在平江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共平江縣委舊址(毛簡青烈士故居)于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舊址的保護規(guī)劃立項工作已獲得國家文物局的審批通過,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紅色旅游景點名錄。毛簡青是我黨早期的革命家,1913年留學日本,就讀東京帝國大學……[詳細] |
![]() | 瀏陽縣蘇維埃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位于長沙市瀏陽市七寶山鄉(xiāng)獅子山村仙人廟。1930年4月12日至27日,瀏陽縣蘇維埃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獅子山仙人廟舉行,全縣22個區(qū),180人參加大會。湘鄂贛特委和湘東特委王首道、潘心源、蔣長卿出席大會,大會主席團由張啟龍等組成。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于貫徹土地綱領、解決土地問題、擴大紅軍、加強肅反、鞏固蘇維埃政權、消滅盤踞在瀏陽的白軍、征收累進稅等問題的報告,并根據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的精神,制定了瀏陽縣政綱20條。作出發(fā)動紅五月總暴-動、奪取縣城的決議。會……[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