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頭村地處楚侯鄉(xiāng)東北角,與鹽湖區(qū)域的寨里村相毗鄰,北至西張岳的柏油大道,通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八個居民組,600余戶人家,2520口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54名,擁有耕地3660畝,16眼深井機泵,水利灌溉面積百分之百,主要種植小麥、棉花、小雜糧、小雜果,尤其是酥梨面積達1800余畝,是我們高頭村村民經濟收入的經濟支柱。
高頭村村風素樸,村民忠厚誠實,熱情好客,土地肥沃,束水河畔從我們村北繞村而過。在生產責任制前,主產作物小麥,畝產就達450公斤以上,棉花產量在120斤以上,鄉(xiāng)領導因棉花產量位居全市最高,鄉(xiāng)-廉文斌曾因棉花管理及高產,參加了全國召開的棉花工作會議。并且,在歷史上我們村以種植蔬菜,馳名全縣。生產責任制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好政策及各級政府領導的支持指導下,我們村的村容村貌發(fā)生了具大變化,經濟收入快速提升,人均生活水平達四千余元,特別是近年來,人們的生活理念發(fā)生了質的轉變,調產結構,快速到位,經濟收入目前更為可觀:
一、小雜果面積500畝,均以10年樹齡的盛果期,每年給村民增加收入200萬余元。
二、酥梨面積1500余畝,均以十五年樹齡的優(yōu)質酥梨盛產期,每年給村民增加收入600萬元。
三、高頭村2520口人,在歷史上就以四鄉(xiāng)八廟會推銷蔬菜馳名,更以因土地面積較少,外出經商人員較多,特別是近20年來,我們村每年外出經商、務工人員達600人以上,每年給村民增加收入600萬元以上,據不完全統(tǒng)計,百萬元的戶有7戶,30萬元的20戶,10萬元年收入的戶每年達100戶以上,已有80余戶,在北京、上海、太原、西安、運城等市購買了單元樓或小別墅,家用小汽車90多輛,電腦用戶,占全村總戶數(shù)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區(qū)劃: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楚侯鄉(xiāng)·高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