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视频77|亚洲免费一级字幕|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button id="kgiii"></button>
    • <bdo id="kgiii"></bdo>
    • <code id="kgiii"></code>
      <button id="kgiii"><source id="kgiii"></source></button>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3月27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guī)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文化廳提出的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368處、與現有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6處(名單附后),現予公布。
      箭竹坪手工榨油坊
        箭竹坪手工榨油坊位于宣恩縣李家河鄉(xiāng)箭竹坪村小茅坡。建于民國時期。由榨房及附屬的主榨、土灶、碾槽、石磨組成。榨房為穿斗式,兩開間。一間放主榨、石磨、土灶,另一間設石碾。主榨用整木制成,設于“灶屋”里側。灶用磚封泥煳,左右兩端各設一個火膛,上架一正一斜兩口大鐵鍋。碾槽由幾塊大巖石鑿槽拼合。石磨由巖石打鑿而成。該油坊是鄂西地區(qū)現存數量不多的傳統手工榨油坊之一,對于研究當地生產、-習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五批)…[詳細]
      蔣家花園
        蔣家花園位于咸豐縣甲馬池鄉(xiāng)新場集鎮(zhèn)。建于清末。全木結構建筑,現存3個天井院落,共有房屋94間。占地總面積4800平方米,建筑面積2920平方米。該花園為四合院與吊腳樓結合的一組大型居住建筑,是鄂、湘、渝、黔交界地區(qū)現存最完好的木構傳統民居。(第五批)…[詳細]
      司馬橋
        司馬橋位于仙桃市沔城鎮(zhèn)金華村。始建年代不詳,清光緒十五年(1890)重建,南北向跨沔陽古城護城河。單孔石拱橋,長20米,寬6米,孔跨6米。橋身用青條石拱券縱聯砌置,橋面兩側設石護欄,欄板浮雕人物、龍鳳圖案。券臉石嵌石匾,陰刻楷書“司馬橋”。橋頭立有石象、石獅。該橋作為沔陽古城的重要部分,是研究古城歷史的重要依據。(第五批)…[詳細]
      丹臺井
        丹臺井位于天門市竟陵街道辦事處鴻漸路。鑿于唐代,井口略呈矩形,長0.75米,寬0.62米,深12米。青磚砌壁。傳為唐代處士劉梓煉丹處。該井是湖北現存時代最早的古井之一。(第五批)…[詳細]
      胡家花園
        胡家花園(又稱胡巡按官廳),位于天門市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始建于1899年,為清代山西巡撫胡聘之故居。據有關專家認定,胡家花園是湖北省僅有的一座巡撫官廳,是保存最為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晚清官邸。據《天門縣志》記載。胡聘之(1840—1912),字蘄生,又字萃臣,號景伊,竟陵人。1864年(清同治三年)中舉,次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1868年,授翰林院編修。1874年(同治十三年)起,歷任會試同考官、四川鄉(xiāng)試主考官,內閣侍讀學士,太仆寺少卿、順天府知府。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12月,任山西布政使。1894年,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授山西巡撫。曾調任浙江布政使、陜西巡撫,后復任山西巡撫。先后在…[詳細]
      蛇草坪民居
        蛇草坪民居蛇草坪民居位于神農架林區(qū)宋洛鄉(xiāng)盤龍村。建于清代。分為坎上、坎下兩棟民居建筑,形制基本形同,均坐南朝北,四合院式布局,磚木結構,硬山布瓦頂?蚕旅窬樱嫉孛娣e約715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采厦窬,占地面積約715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該建筑是神農架林區(qū)現存時代最早、最完整的民居之一,是研究當地傳統建筑的范例。(第五批)…[詳細]
      石屋頭民居
        石屋頭民居石屋頭古民居位于神農架林區(qū)新華鄉(xiāng)石屋頭村,建于清代。四合院式布局,面闊12.9米,進深20米。共有房屋10間房屋。磚木結構,懸山布瓦頂,穿斗式構架。該建筑地域風格明顯,對于研究神農架地區(qū)傳統建筑的風格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第五批)…[詳細]
      鐵壁摩崖石刻
        鐵壁摩崖石刻位于陽新縣興國鎮(zhèn)銀山村?逃谧匀谎卤谏希拌F壁”,字徑0.22米,陰刻楷書!蛾栃驴h志》載為蘇東坡所書。其側還留有明嘉靖時期知州楊祜仿刻“鐵壁”二字。該石刻字體章法規(guī)范,深沉嚴謹,具有較高書法藝術價值。…[詳細]
      羅漢寨石窟
        羅漢寨石窟位于鄖西縣店子鎮(zhèn)天寶山村。開鑿于明末,高約5米,寬約3.5米,共有兩龕,24尊佛像分四組列于兩龕和龕下地面上。該石窟是鄂西北地區(qū)目前發(fā)現的唯一明代石窟,對研究鄂西佛教的傳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第五批)…[詳細]
      寶堂寺
        寶堂寺位于房縣尹吉甫鎮(zhèn)漁河村萬峰山。寺院后巖壁上原有一古代雕琢的“日月品字型”石窟,被稱為尹吉甫宗廟。在魏晉南北朝時,儒釋道三教合流,宗廟中有三官神像、三教神像等神像。明代,在尹吉甫宗廟石窟前興建了寶堂寺,現存有碑、石窟等。1987年,被稱為尹吉甫宗廟的寶堂寺被房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榔口鄉(xiāng)萬峰山,只見尹吉甫宗廟鑲嵌在一座巖壁上,分上下兩殿:下殿鑿有一石窟大石殿,寬10米,深5米,前后石壁高3.5米,屋脊高5米,洞內四壁鉆了上百個大小不同的小方孔,孔內插石楔,石楔托石盤,石盤坐神像。石窟大殿外沿崖邊鑿石梯,石梯外有石護欄。由南向北蹬11步階梯,再由北向南蹬19級,然后由東向西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