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江鎮(zhèn)是于都縣城所在地、縣政府的駐地,位于江西省南部,貢水中游。在歷史上有過5次變遷,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縣初時,治所在東溪的南面(今貢江鎮(zhèn)古田)。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年)縣治遷大昌村(今梓山鎮(zhèn)固院)。隋大業(yè)九年(613年),縣治遷回東溪的南面。唐武德五年(622年),縣治復(fù)遷大昌村。貞觀五年(631年),因縣治被洪水沖塌,縣治始遷灌嬰舊壘,今縣城,西漢建縣時稱灌嬰壘。古代曾有247年為郡治所在地,明清為廂坊。1929年為城區(qū),分上、下城。蘇區(qū)時期為城市鄉(xiāng),1939年稱城鄉(xiāng)鎮(zhèn),1939年改稱城廂鎮(zhèn),1947年改稱于陽鎮(zhèn),1950年名城關(guān)街,1953年7月改為城關(guān)鎮(zhèn),1984年11月更名為貢江鎮(zhèn)。 [詳細(xì)] |
鐵山壟,以礦產(chǎn)得名。1921年黃沙、楊坑山、砂窩坳一帶開采鐵礦,故名。 [詳細(xì)] |
據(jù)《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注釋:“(盤固山)在江西會昌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亦名盤古山。”“(寰宇記)其山盤紆繒峻,因號盤固”。 [詳細(xì)] |
禾豐,群山環(huán)抱,古木參天,始稱“木豐”。建村開發(fā)后,因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五谷豐登,改名“禾豐”。 [詳細(xì)] |
境東有二山,高入云霄。傳說,唐代有一獵人路經(jīng)山下,見二白須老人在路邊下棋,便問:此處何地?答曰:“棋路山”。后人奇?zhèn)鞫接猩裣桑瑸槠矶\福祿,將二山名為:祁山、祿山。 [詳細(xì)] |
梓山,據(jù)傳說,建村前其地盛產(chǎn)木梓樹而得名。圩址原是木梓山,故名。 [詳細(xì)] |
銀坑,相傳從前在柳木坑煉過銀子,聞名四方。后在附近建圩,稱銀坑圩。此地偏僻,后遷老街。又因漲水受淹,將圩遷至現(xiàn)地,沿用其名。 [詳細(xì)] |
嶺背,以地形得名,嶺背圩后山似虎,原名“虎嶺背”,后人認(rèn)為虎兇不吉,改稱“嶺背”。 [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