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特色農產品優(yōu)勢區(qū)公示名單(第二批) |
黃山區(qū)原名太平縣,始建于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建制沿襲千年。明清時期,屬寧國府,1983年12月建立省轄縣級黃山市,1987年底改為市轄縣級黃山區(qū)。全區(qū)總面積1775平方公里,轄9鎮(zhèn)5鄉(xiāng)和79個村(居)5個城鎮(zhèn)社區(qū),2021年末全區(qū)總人口16.05萬人、其中移民人口近10萬,屬于典型的山區(qū)、庫區(qū)和革命老區(qū)。黃山區(qū)山明水秀、生態(tài)絕佳,是一座景色宜人的魅力之城。舉世聞名的天下奇山黃山坐落其南,以……。 |
(一)地理位置和氣候霍山縣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地處北緯31°03′—31°33′,東經(jīng)115°52′—116°32′之間。東與舒城縣比鄰,南與岳西縣相望,西與金寨縣和湖北省英山縣交界,北與六安市接壤。105國道貫穿全境,距寧西鐵路40公里,至省會合肥120公里。全縣總面積2043平方公里,南北最大橫距59公里,東西最大縱距63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地貌特征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 |
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fā)源地,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轄23個鄉(xiāng)鎮(zhèn)、1個開發(fā)區(qū),全縣常住人口為496501人,是安徽省面積最大、山庫區(qū)人口最多的縣。一是紅色奉獻的土地。境內先后爆發(fā)了立夏節(jié)、六霍起義,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是紅四方面軍主要發(fā)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核心區(qū)、安徽省抗戰(zhàn)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戰(zhàn)爭年代,10萬兒女為國捐軀,走出了洪學智等59位開國將軍,……。 |
明光地處皖東,東與江蘇盱眙、泗洪相鄰,南與滁州市區(qū)接壤,北接五河,西鄰定遠、鳳陽;轄13個鄉(xiāng)鎮(zhèn)、4個街道,共135個村、17個城市社區(qū);戶籍人口64.3萬人,常住人口48.56萬人。明光地域遼闊,面積2335平方公里,境內山水縱橫,景觀秀美,資源豐富,素有“三山二水四分田,還有一分是莊園;七湖六水老明光,三界四場躍龍岡”之說,有耕地面積160萬畝,山場60萬畝,水面50萬畝,草場50萬畝,是全省9……。 |
舒城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東鄰廬江縣,南界桐城市、潛山縣,西接岳西縣、霍山縣,北毗六安市、肥西縣,距省會合肥市54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全縣地理概貌西高東低,人口分布西疏東密,經(jīng)濟狀況西困東榮,自然格局呈現(xiàn)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是一個山、丘、圩兼?zhèn),集山區(qū)、庫區(qū)、老區(qū)、貧困區(qū)為一體的縣份。西南為大別山余脈,山高嶺大,林木蔥蘢,最高點萬佛山峰海拔15……。 |
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面積1552.74平方千米,人口74.9萬,現(xiàn)轄1個國家級開發(fā)區(qū)、12個鎮(zhèn)、3個街道、196個村民居委會、27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市)”“全國中部百強縣(市)”“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營商環(huán)境百強縣(市)”“中國包裝印刷產業(yè)基地”“中國塑料包裝產業(yè)基地”“中國農產品加工基地”“中……。 |
巢湖之稱始于秦朝,唐朝設立巢縣,1984年設立縣級巢湖市,1999年底撤市改稱居巢區(qū),為巢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011年8月22日撤地級巢湖市,設立縣級巢湖市。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臨近長江,環(huán)抱巢湖,周邊分別與肥東、全椒、含山、廬江、無為接壤。全市總面積2063平方公里,總人口94萬,下轄12個鄉(xiāng)鎮(zhèn)、6個街道辦事處。巢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古稱“居巢”、“南巢”,“成湯放桀于南巢”即出于此,文……。 |
太和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部,轄31個鄉(xiāng)鎮(zhèn)、1個省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面積186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78.3萬,常住人口137.2萬,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xiāng)、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中華詩詞之鄉(xiāng)、全國桔梗之鄉(xiāng)、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著名醫(yī)藥集散中心、全國最大的發(fā)制品原料集散地。太和歷史悠久。屬古《禹貢》豫之域。春秋時為鹿上,戰(zhàn)國時為新郪。自秦始為縣,其后縣治幾移,縣名幾易,先后為新陽、細陽、潁陽、萬壽、泰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