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原名忠孝壩。 宋末,西陽州遷忠孝壩,建衙署,此后歷為宣慰司、宣撫司、州、專署、縣等駐地。 清乾隆元年(1736年),酉陽置直隸州時,為忠孝里。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鐘靈、多福2聯(lián)保辦公處,隸屬第一區(qū)。 民國三十年(1941年),鐘靈、多福2鄉(xiāng)合并組成鐘多鎮(zhèn)。 1953年,分置為官倉,中坨、鐘南、鐘多3鄉(xiāng)1鎮(zhèn)。 1955年1月,官倉鄉(xiāng)并入鐘多鎮(zhèn)。 1958年7月,改設鐘多公社,下設9管理區(qū)。 1962年1月,管理區(qū)改為大隊。 1974年1月,鎮(zhèn)社分開,先農(nóng)、騎龍、玉柱3大隊及4街道行政村隸屬鐘多鎮(zhèn)。 1983年11月,鐘多鎮(zhèn)轄7居民委員會、7村民委員會。 2001年9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建鎮(zhèn)后,鐘南鄉(xiāng)、小壩鄉(xiāng)和鐘嶺鄉(xiāng)的蒿枝村、銀嶺鄉(xiāng)的白嶺村、馬鹿鄉(xiāng)的楊井村并入鐘多鎮(zhèn)。 2010年12月,更名桃花源鎮(zhèn)。 2014年10月30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73號)批復同意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撤銷桃花源鎮(zhèn),設立桃花源街道。 |
桃花源原名忠孝壩。 宋末,西陽州遷忠孝壩,建衙署,此后歷為宣慰司、宣撫司、州、專署、縣等駐地。 清乾隆元年(1736年),酉陽置直隸州時,為忠孝里。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鐘靈、多福2聯(lián)保辦公處,隸屬第一區(qū)。 民國三十年(1941年),鐘靈、多福2鄉(xiāng)合并組成鐘多鎮(zhèn)。 1953年,分置為官倉,中坨、鐘南、鐘多3鄉(xiāng)1鎮(zhèn)。 1955年1月,官倉鄉(xiāng)并入鐘多鎮(zhèn)。 1958年7月,改設鐘多公社,下設9管理區(qū)。 1962年1月,管理區(qū)改為大隊。 1974年1月,鎮(zhèn)社分開,先農(nóng)、騎龍、玉柱3大隊及4街道行政村隸屬鐘多鎮(zhèn)。 1983年11月,鐘多鎮(zhèn)轄7居民委員會、7村民委員會。 2001年9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建鎮(zhèn)后,鐘南鄉(xiāng)、小壩鄉(xiāng)和鐘嶺鄉(xiāng)的蒿枝村、銀嶺鄉(xiāng)的白嶺村、馬鹿鄉(xiāng)的楊井村并入鐘多鎮(zhèn)。 2010年12月,更名桃花源鎮(zhèn)。 2014年10月30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73號)批復同意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撤銷桃花源鎮(zhèn),設立鐘多街道。 |
自蜀漢以來,曾相繼為縣丞、巡檢、州同縣佐所在地。 自宋至清,由土司統(tǒng)治。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龍?zhí)舵?zhèn)。 1957年7月,龍?zhí)秴^(qū)改為龍?zhí)豆纭?/p> 1983年,龍?zhí)豆绺臑辇執(zhí)舵?zhèn)。 2001年7月,渤海鄉(xiāng)、龍東鄉(xiāng)、青華鄉(xiāng)、木桶鄉(xiāng)、苦竹鄉(xiāng)并入龍?zhí)舵?zhèn)。 2010年12月,江豐鄉(xiāng)并入龍?zhí)舵?zhèn)。 |
民國十七年(1928年),置麻旺鄉(xiāng)。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隸屬二區(qū)(龍?zhí)叮?/p> 1955年1月,以駐地麻旺場命名為麻旺區(qū)。 1958年11月,成立麻旺公社。 1962年7月,麻旺公社析置吉安公社。 1963年3月,吉安公社復并入麻旺公社。 1983年,麻旺公社改為麻旺鄉(xiāng)。 1984年2月,車田鄉(xiāng)、腴地鄉(xiāng)并入麻旺鄉(xiāng)。 2001年7月,麻旺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改為麻旺鎮(zhèn)。 |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酉酬為五區(qū)。 1950年,置酉酬鄉(xiāng)。 1958年1月,酉酬鄉(xiāng)改為酉酬公社。 1983年,酉酬公社改為酉酬鄉(xiāng)。 2001年8月,由酉酬鄉(xiāng)、田壩鄉(xiāng)、沙田鄉(xiāng)合并為酉酬鎮(zhèn)。 |
1951年,置大溪鄉(xiāng)。 1958年1月,大溪鄉(xiāng)改為大溪公社。 1983年,大溪公社改為大溪鄉(xiāng)。 2001年8月,由酉水鄉(xiāng)及沙灘鄉(xiāng)的石堤村、沙灘村,老寨鄉(xiāng)的二坪村、南坪村,五福鄉(xiāng)的八斗村、土城村合并為大溪鎮(zhèn)。 |
清朝時期,屬千總府管轄。 民國十三年(1924年),置為東三區(qū)。 民國三十年(1941年)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隸屬第五區(qū)。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隸屬第三區(qū)(兩河)。 1953年4月,置興隆為第七區(qū)。 1958年6月,成立興隆公社。 1983年,興隆公社改為興隆鄉(xiāng)。 2001年7月,興隆鄉(xiāng)和土坪鄉(xiāng)合并為興隆鎮(zhèn)。 |
民國元年(1912年),建黑水鄉(xiāng)。 民國三十年(1941年),黑水鄉(xiāng)更名堰水鄉(xiāng)。 1951年5月,堰水鄉(xiāng)分置為黑水、小井、蘇家、二龍4鄉(xiāng)。 1958年7月,小井、蘇家、二龍并入黑水鄉(xiāng),黑水鄉(xiāng)改黑水公社。 1983年10月,黑水公社改為黑水鄉(xiāng)。 2001年8月,黑水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改為黑水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