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初期,辛集鎮(zhèn)境域?qū)偈箍h。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深束縣。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稱辛集市,屬石家莊地區(qū)專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改市為鎮(zhèn)。 1954年,劃歸束鹿縣。 1958年,屬辛集先鋒公社辛集管理區(qū)。 1961年,以辛集管理區(qū)與月耳營管理區(qū)9個村、安古城管理區(qū)1個村、東良馬管理區(qū)2個村、子曰莊管理區(qū)1個村為基礎(chǔ),成立辛集鎮(zhèn)公社。 1965年,將13個村劃歸城關(guān)公社。 1981年,改設(shè)辛集鎮(zhèn)。 1986年,改為興華辦事處。 1996年,與城東辦事處、城北辦事處合并,復(fù)置辛集鎮(zhèn)。 |
抗日戰(zhàn)爭初期,舊城鎮(zhèn)境域?qū)偈箍h。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深束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束鹿縣一區(qū)。 1958年,為東風(fēng)公社舊城管理區(qū)。 1961年,析出,成立舊城公社。 1984年5月,復(fù)置舊城鄉(xiāng)。 1984年8月,撤鄉(xiāng),改置舊城鎮(zhèn)。 1996年,軍齊鄉(xiāng)并入。 |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張古莊鎮(zhèn)境域?qū)偈箍h。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束晉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末,屬束鹿縣。 1949年,屬束鹿縣二區(qū)。 1953年,成立互助組。 1954年,成立初級社。 1956年,成立高級社。 1958年,為張古莊公社張古莊管理區(qū)。 1961年,析出,成立張古莊公社。 1984年5月,復(fù)置張古莊鄉(xiāng)。 1985年,張古莊鄉(xiāng)撤鄉(xiāng)改鎮(zhèn)。 1996年,南呂村鄉(xiāng)并入。 |
抗日戰(zhàn)爭初期,位伯鎮(zhèn)境域?qū)偈箍h。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束晉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束鹿縣。 1949年,屬束鹿縣三區(qū)。 1958年,屬范家莊公社位伯管理區(qū)。 1961年,為位伯公社。 1984年,撤鄉(xiāng),改置位伯鎮(zhèn)。 1996年,仁慈鄉(xiāng)并入。 |
抗日戰(zhàn)爭初期,新壘頭鎮(zhèn)境域?qū)偈箍h。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束晉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束鹿縣。 1949年,屬束鹿縣位伯三區(qū)。 1951年,成立互助組。 1952年,成立初級社。 1956年,成立高級社。 1958年,為范家莊金星公社新壘頭管理區(qū)。 1961年,析出,成立新壘頭公社。 1984年,改為新壘頭鄉(xiāng)。 1996年,范家莊鄉(xiāng)并入,改新壘頭鎮(zhèn)。 |
抗日戰(zhàn)爭初期,新城鎮(zhèn)境域?qū)偈箍h。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深束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束鹿縣。 1958年,為金光公社新城管理區(qū)。 1961年,析出,成立新城公社。 1984年,改為新城鄉(xiāng);同年8月,撤鄉(xiāng),置新城鎮(zhèn)。 1996年,大李莊鄉(xiāng)并入。 |
戰(zhàn)國時期,南智邱鎮(zhèn)境域?qū)儆跁x國。 清光緒年間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束鹿縣。 1958年,分屬西小王公社南智邱管理區(qū)、小車城管理區(qū)。 1961年,析出,成立南智邱公社。 1984年1月,改為南智邱鄉(xiāng);同年,撤鄉(xiāng)置鎮(zhèn)。 1996年,西小王鄉(xiāng)并入。 |
抗日戰(zhàn)爭初期,王口鎮(zhèn)境域?qū)偈箍h。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束冀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束鹿縣。 1949年,屬束鹿縣七區(qū)。 1951年,成立互助組。 1952年,成立初級社。 1956年,成立高級社。 1958年,為郭西紅星公社王口管理區(qū)。 1961年,析出,成立王口公社。 1984年,改為王口鎮(zhèn)。 1996年,郭西鄉(xiāng)、孟家莊鄉(xiāng)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