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明朝前設(shè)的驛站,驛站設(shè)有喂馬石槽和馬匹。明嘉靖八年(1529),張氏先祖由山東嘉鄉(xiāng)遷此定居。以喂馬石槽和姓氏定村民石槽張家村。明萬歷十五年(1588),因驛站關(guān)道繁榮,北部魯營集遷移至此,故此改名為石槽集。 |
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徐氏先祖同張、陳兩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后因人丁興旺,子孫漸多,遂建一村,取名徐營。 |
據(jù)張姓家譜記載,張姓先輩同陳、徐兩姓于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由山西洪洞遷移此地,取名張營。后因人口繁多,由前莊分居后莊,故名前張營。 |
明嘉靖年間,于氏先輩由山東棗林莊遷至于此,在此定居并建村,因此地曾有軍隊駐扎,故取名于營。 |
明弘治年間,由山東棗林莊遷至此地,由程氏先人在此建莊,取名程營,因有南北兩程營,此程營在北面,故稱北程營。 |
明弘治十一年(1498),陳氏來祖天順攜甫、俊、樹棟、漢英四男,由山西洪洞遷居于此,建樓房一座,故取名陳樓。后因家道敗落,樓房拆除。清康熙十四年(1675),更名陳莊。 |
明弘治十七年(1504),艾氏先祖由山東棗林莊遷至于此,后因人丁興旺,遂建一村,取名為艾莊。 |
明弘治十年(1474),邵氏來祖由山西洪洞遷至此地時,即有程氏家族七院七井之七井程家景之說。其稱謂之由,約始于元至正年間,乃程氏先祖取名南程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