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在此開基;清屬平安里;民國時設濯坑保;1949年解放后園坑、上濯坑、蕉坑、下濯坑四個村為濯坑鄉(xiāng);1956年撤銷濯坑鄉(xiāng)并入回龍鄉(xiāng),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稱官莊公社濯坑大隊上濯生產(chǎn)隊;1961年稱官莊工委回龍公社濯坑大隊上濯生產(chǎn)隊;1965年回龍公社并入官莊公社,仍稱濯坑大隊上濯生產(chǎn)隊;1968年稱官莊公社革委會濯坑大隊革領組;1979年分出下濯,將上濯、園坑合并為上濯大隊革領組,屬官莊公社革委會;1980年稱官莊公社管委會上濯大隊管委會;1984年稱官莊鄉(xiāng)上濯村民委員會;1988年設民族鄉(xiāng),稱官莊畬族鄉(xiāng)上濯村民委員會。 轄:上濯、園坑、溪背、東陂、狐貍山下、上家子,樓下閣、塅子上8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地:上濯自然村。 |
明初在此開基;清屬平安里;民國時設濯坑保;1949年解放初園坑、上濯坑、蕉坑、下濯坑四個村為濯坑鄉(xiāng);1956年撤銷濯坑鄉(xiāng)并入回龍鄉(xiāng),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稱官莊公社濯坑大隊下濯生產(chǎn)隊;1961年稱官莊工委回龍公社濯坑大隊下濯生產(chǎn)隊;1965年回龍公社并入官莊公社,仍稱濯坑大隊下濯生產(chǎn)隊;1968年屬官莊公社革委會濯坑大隊革領組;1979年從濯坑大隊分出下濯,稱官莊公社革委會下濯大隊革領組;1980年稱官莊公社管委會下濯大隊管委會;1984年稱官莊鄉(xiāng)下濯村民委員會;1988年設民族鄉(xiāng),稱官莊畬族鄉(xiāng)下濯村民委員會。 轄:崗頭湖、百蘿坵、茶山下、下濯4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地:崗頭湖自然村。 |
清屬平安里;民國時設濯坑保;1949年解放妝與園坑、上濯、下濯四個村并為濯坑鄉(xiāng);1956年撤銷濯坑鄉(xiāng)并入回龍鄉(xiāng),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稱官莊公社濯坑大隊;1961年稱官莊工委回龍公社蕉坑大隊;1965年官莊公社與回龍公社合并,稱官莊公社蕉坑大隊;1968年稱官莊公社革委會蕉坑大隊革領組;1980年稱官莊公社管委會蕉坑大隊管委會;1984年與下濯合并,稱官莊鄉(xiāng)濯坑村民委員會;1988年從濯坑村分出,稱官莊畬族鄉(xiāng)蕉坑村民委員會。 轄:上山、林屋、神下角、大陂角、張屋、黃泥崗下6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村委駐地:角子塘村。 |
清屬平安里;民國實行保甲制;1949年解放初與龍角村合并為龍牌鄉(xiāng);1956年撤銷龍牌鄉(xiāng)并入回龍鄉(xiāng),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由龍牌、龍角、紅石、回龍四個村為回龍管理區(qū),屬官莊公社;1961年稱官莊工委回龍公社龍牌大隊;1965年官莊公社與回龍公社和樹康公社合并,稱官莊公社龍牌大隊;1968年稱官莊公社革委會龍牌大隊革領組;1970年與紅石、龍角合并,稱官莊公社革委會紅石大隊革領組;1980年稱官莊公社管委會紅石大隊管委會;1984年稱官莊鄉(xiāng)龍牌村民委員會;1988年稱官莊畬族鄉(xiāng)龍牌村民委員會。 轄:水流坪、界牌頭、曹屋、羅屋、林屋、藍屋、饒屋7個自然村。 村委會駐地:界牌頭自然村。 |
清屬平安里;民國實行保甲制;1949年解放初與龍牌村合并為龍牌鄉(xiāng);1956年撤銷龍牌鄉(xiāng)并入回龍鄉(xiāng),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與龍牌、紅石、回龍四個村合并為回龍管理區(qū),屬官莊公社;1961年稱官莊工委回龍公社龍角大隊;1965年官莊公社與回龍公社、樹康公社合并,稱官莊公社龍角大隊;1968年稱官莊公社革委會龍角大隊革領組;1970年與紅石、龍牌合并,稱官莊公社革委會紅石大隊革領組;1980年稱官莊公社管委會紅石大隊管委會;1984年稱官莊鄉(xiāng)龍角村民委員會;1988年稱官莊畬族鄉(xiāng)龍角村民委員會,轄:赤子崗、大路背、店松崗、龍角、茶頭下、王竹坑、李屋7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地:龍角自然村。 |
清屬平安里;1930年紅軍與國民黨軍在此一戰(zhàn),殲敵300余人;民國時設紅石保;1949年解放初與龍牌村合并為龍牌鄉(xiāng);1956年撤銷龍牌鄉(xiāng)并入回龍鄉(xiāng),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與龍牌、龍角、回龍四個村合并為回龍管理區(qū),屬官莊公社;1961年稱回龍公社紅石大隊;1965年回龍公社并入官莊公社,仍稱紅石大隊;1968年稱官莊公社革委會紅石大隊革嶺組;1970年與龍角、龍牌合并,稱官莊公社革委會紅石大隊革領組;1980年稱官莊公社管委會紅石大隊管委會;1984年稱官莊鄉(xiāng)紅石村民委員會;1988年稱官莊畬族鄉(xiāng)紅石村民委員會。 轄:街上、崗上、寨背嶺下、石屋4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 村委會駐地:街上自然村。 |
清屬平安里;民國時期為回龍保;1949年解放后為回龍村;1956年與濯坑鄉(xiāng)合并為回龍鄉(xiāng),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屬官莊公社回龍管理區(qū);1961年稱官莊工委回龍公社回龍大隊;1965年官莊公社與回龍公社合并,稱官莊公社回龍大隊;1984年稱官莊鄉(xiāng)回龍村民委員會,1988年設民族鄉(xiāng),稱官莊畬族鄉(xiāng)回龍村民委員會;轄:回龍、岸嶺、白慕背、拱上、渡上、細壩子里,桅桿樹下、圳下、李陸、雙園、低坪、長丘頭、洋田上等13個自然村34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地:細壩子里自然村。 |
清屬平安里;民國時設朱堡保;1949年解放初為朱堡鄉(xiāng);1956年撤銷朱堡鄉(xiāng)并入回龍鄉(xiāng),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與貴和、福泉、官莊四個村為官莊公社官莊管理區(qū);1959年改稱朱堡大隊;1961年官莊工委官莊公社朱堡大隊;1965年稱官莊公社朱堡大隊;1968年稱官莊公社革委會朱堡大隊革領組;1980年稱官莊公社管委會朱堡大隊管委會;1984年恢復鄉(xiāng)、村建制,稱官莊鄉(xiāng)朱堡村民委員會;1988年設民族鄉(xiāng),稱官莊畬族鄉(xiāng)朱堡村民委員會,轄:上村、中村、下村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地:中村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