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街道匯蜀社區(qū)居委會來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災后重建設立。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撤銷蜀州北路社區(qū),將原蜀州北路社區(qū)管理的蜀州北路以西的范圍劃歸于匯蜀社區(qū)。 |
1949年前城西鄉(xiāng)11、15和9保部分,以及1、2保部分,1949年前改保為北楸村,和平村和北郊村,1953年撤銷城西鄉(xiāng),劃入合興鄉(xiāng),1960年劃入城關,1962年建立城關人民公社,為1大隊,1980年更名為北楸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xiāng),改大隊為村,1986年撤銷城關鄉(xiāng),并入崇陽鎮(zhèn),現(xiàn)為崇陽街道。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將崇慶北路社區(qū)部分區(qū)域和蜀州北路社區(qū)部分區(qū)域劃歸北楸社區(qū)。 |
2005年管理村組體制改革原西郊村并入唐安西路社區(qū),2020年5月村組管理體制改革調(diào)整唐安西路社區(qū)管理范圍,將原北梑社區(qū)管理的蜀州北路以西的范圍劃歸唐安西路社區(qū)。 |
1949年前屬于合興鄉(xiāng)7保,1949年前改保為民畫村,1957年合興更名為西江,1958年建立西江人民公社,為6管區(qū),1962年為6大隊,1981年更名為楊祠街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xiāng),改大隊為村,90年代設立社區(qū)。 |
于20世紀90年代成立,地名沿用至今。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原崇慶中路社區(qū)管理的崇慶中路以西、大東街以北的范圍劃歸三元街社區(qū)。 |
1949年前屬于合興鄉(xiāng)3保,1949年前改保為上南村,1962年為6大隊,1981年更名為上南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xiāng),改大隊為村,后改社區(qū)。 |
1949年前屬于合興鄉(xiāng)4保,1949年前改保為北郊鄉(xiāng),1957年合興更名為西江,1958年建立西江人民公社,為3管區(qū),1962年為3大隊,1981年更名為北郊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xiāng),改大隊為村,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撤銷原北郊村設立北郊社區(qū),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將原永安路社區(qū)和原蜀州北路社區(qū)管理的蜀州北路以東、永安中路以北的范圍劃歸北郊社區(qū),現(xiàn)為崇陽街道。 |
1949年前屬于城西鄉(xiāng)4、5保,1949年前改保為石羊村和黃泥村,1953年撤銷城西鄉(xiāng),劃歸金雞鄉(xiāng),1960年劃入城關,1962年建立城關人民公社,為9大隊,1981年更名為石羊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xiāng),改大隊為村,1986年10月撤銷城關鄉(xiāng),劃歸崇陽鎮(zhèn)。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石羊村撤銷,設立石羊社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