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邊社區(qū),即明嘉靖十三年(1534),倭寇侵犯該地,當時朝廷命陳家光派兵鎮(zhèn)守此地,防御倭寇入侵,建有營寨,該社區(qū)位于原營寨范圍內(nèi),故名。 |
位于東莊鎮(zhèn)東部,以“東紅”命名,寓意希望村民生活紅紅火火。 |
因古時為交通要道,多由方姓人開設(shè)店鋪,“芳”通“方”,故名。 |
石碼村,即原有一石像馬的自然村落。 |
西溫村,即西面臨海,四季溫暖的自然村落。 |
指位于大池塘邊的自然村落。 |
據(jù)說,古時有一顆風水樹如鳳冠,鹽場上的鹽田如鳳翅,海上種海蠣的礪石如鳳尾,整體如鳳,當時還有一顆梧桐樹,這樣就如一只鳳棲在梧桐樹上,所以稱此處為“樓梧”,后音變?yōu)闂唷?/div> |
1983年前名東山大隊,因與莆田縣黃石東山同名,故以錦繡山河為名改名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