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年間,此為軍需地,時長招兵以供軍用,故起名軍營村。 [詳細(xì)] |
建村于漢朝,原叫安樂城。明朝萬歷42年(1615年),該處修石門藁及橋洞,因此改名石門橋。該村東靠京開公路,位于任丘市人民政府駐地南偏西10公里處。分為兩個大隊。 [詳細(xì)] |
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姓潘、張、崔、伏的幾戶人家在此建村,因姓潘的人多,起名叫潘家村。 [詳細(xì)] |
明朝末年,潘家村居民逐漸移居村北部張家的一個場里居住,逐漸成立村莊,起名張家場。 [詳細(xì)] |
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從山西洪洞市遷來傅、周兩姓在此落戶,由于傅姓人口較多,故村名為傅家村。 [詳細(xì)] |
原屬潘家村。1961年獨(dú)立成村,因街道似磨盤,故村名為磨盤街。 [詳細(xì)] |
朝永樂二年(1404年),由山西洪洞市遷來一戶姓史的人家,在此建村,起名為史村。 [詳細(xì)] |
此地原為一烽火臺,戰(zhàn)圍時代所建。因兩個烽火臺間的距離為五里,當(dāng)時稱五里一撥。明朝初期有姓王的人家在此居住,故定名為撥子。 [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