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觀十八年(644)建六合廟于此,合天地四方之德,因名六合廟。明代因南瀕盧家河,俗稱盧河。1970年因處于商柘公路要道,坡沙河相交于此,改稱路河。有集市,故名路河集。1977年因城鎮(zhèn)建設(shè)得名為路河新村,簡稱路河。 |
《謝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十七年(1384)御前侍衛(wèi)指揮謝聞,字六言,由江南率軍扎營屯田于此,故得名謝營。因建村時間早且大于小謝營,又名老謝營和大謝營。 |
明嘉靖年間,蔣氏自睢州遷此建村,故名蔣莊。 |
明成化年間,劉氏遷此建村,因地臨河道,河上有橋,故名劉橋。另有一說,據(jù)《劉氏家譜》考證:明正統(tǒng)十三年(1447)劉世威自臨河店南雙廟劉遷此建村,因南瀕大沙河,建有橋梁一座,村以此得名劉家橋。至清光緒年間,省“家”字,簡稱劉橋。 |
明洪武四年(1371)燕氏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居住,得名燕家莊。因燕氏在家鄉(xiāng)為獵戶,曾打死猛虎,遷此后俗稱打虎燕莊,明代部分居民東遷一里另建小燕莊,此為大燕莊。 |
明洪武年間,劉氏建村,取名劉家莊。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后,部分居民外遷,另建新莊,外遷劉氏稱此為老家,得名劉老家。 |
周成王年間,宋國君主微子啟葬于此,其冢如崗,土呈青色,故而得名青崗。唐開元年間建寺,更名為青崗寺。 |
明洪武年間,熊氏自湖廣荊州府江陵縣螺螄門遷此建村,得名熊家莊。明成化二年(1466)大司馬、大將軍大將熊振,字邦宇,在此蓋樓,改名熊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