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符姓家族在此建樓,因用草、桐油等做房頂,取名符草樓。因符草樓村民不斷增多,分出東西兩個村莊,位于符草樓的東部,取村名為符草樓東。 |
明末符姓家族在此建樓,因用草、桐油等做房頂,取名符草樓。因符草樓村民不斷增多,分出東、西兩個村莊,因位于符草樓的西部,取村名為符草樓西。 |
明洪武八年(1375)因姓王的遷此居住,取名王莊。1998年因重名,更名為皇王。 |
明代末年,一個叫張坤的人從山西洪洞縣遷移到太康縣城東南18公里的岳油坊居住,又買下土地500畝蓋了一所樓,唱了一場戲,周村的人都到此聽戲,在聽戲期間,一些有名氣的人說:既然是張坤蓋的樓,今后就叫張坤樓吧,從此張坤樓這個名子就延續(xù)下來了。 |
清代順治四年(1647),有一武士,名吳老星,此人武藝高強,名聲很大,于是方園百里的難民前來避難,大都以種菜為生,因澆菜時用轆轤取水,又緊靠黑河拐灣處,故名轆轤灣。后演變?yōu)殛憺场?/div> |
清乾隆元年(1736)該屯由郭莊、白莊、王莊、申莊四個莊合為一個莊,取名老屯。 |
據(jù)《岳氏家譜》記載,南宋時期岳飛之子岳震自湯陰遷至湖北黃梅縣,其孫岳寬自黃梅遷至太康東南二十里岳閣,后改為岳莊。 |
清道光二年(1822)宋姓村民來祖宋生遷此建村定居,取名宋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