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夕地屬九區(qū)十保。 1949年初期屬一區(qū)公所,1951年屬百花洲街公所;1953年劃歸百花洲居委會(大型),1954年成立劉將軍廟居委會。 1969年改稱劉將軍廟革命居民委員會,1981年恢復原名。 2002年10月,將原劉將軍廟、萬井巷、百花洲路、省水利設計院四個居(家)委會整合而成現(xiàn)在的劉將軍廟社區(qū)居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
1949年前夕地屬九區(qū)。 1949年初期屬一區(qū)公所,1951年屬百花洲街公所;1953年劃歸東湖居委會(大型),1954年成立狀元橋居委會。 1969年改稱為紅衛(wèi)橋居委會。 1981年恢復原名。 2002年,由原來的毛家園居委會、鐘鼓樓居委會、狀元橋居委會三個居委會組建而成,稱現(xiàn)名至今。 |
1949年前夕地屬九區(qū)十保。 1949年初期屬一區(qū)公所,1951年屬百花洲街公所;1953年劃歸東湖居委會(大型),1954年成立火神廟居委會。 1969年與毛家園居委會(部分)合并稱無神巷居委會;1981年劃出,恢復原名。 2002年10月,經(jīng)上級部門批準,將原火神廟、萬井巷一部分、大順巷、保赤倉三個半居委會整合而成現(xiàn)在的火神廟社區(qū)居委會,沿用至今。 |
1949年前夕地屬九區(qū)九保。 1949年初期屬一區(qū)公所,1953年劃歸北湖居委會(大型),1954年成立南湖居委會。 1957年屬百花洲街道辦事處;1969年由南湖路、肖公廟巷合并,改稱為南湖路居委會。 2002年,由南湖路、凍米巷、肖公廟三個居委會整合而成,稱南湖路社區(qū)居委會至今。 |
1949年前夕地屬九區(qū)九保。 1949年初期屬北湖街公所,1953年屬南湖居委會,1954年成立馬王廟居委會,屬北湖街道辦事處,1957年劃歸百花洲街道辦事處;1969年與賜福巷居委會合并,稱幸福巷居委會。 1978年由賜福巷居委會劃出,改稱寧都北路居委會。 1984年2月經(jīng)東湖區(qū)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淵明北路居委會。 2002年葡萄架居委會、肖公廟居委會、賜福路居委會和郵政家委會并入,稱淵明北社區(qū)居委會至今。 |
1949年前夕地屬九區(qū)九保,1949年初期屬二區(qū)公安分局,1951年屬楊家廠街公所,1953年屬楊家廠居委會,1954年成立白馬廟居民委員會,1969年改稱紅英巷居民委員會,1977年復稱白馬廟居委會,白馬廟社區(qū)是由原白馬廟居委會、繁榮巷居委會、民德路居委會于2002年10月整合組成,沿用至今。 |
1949年前夕,地屬九區(qū)九保,1949年初期屬二區(qū)公安分局。 1951年屬楊家廠街公所,1953年屬楊家廠居民委員會,1954年成立民德路居民委員會(前后曾分屬勝利路街辦、滕王閣公社、勝利路公社),1970年改稱電政路革命居民委員會,1979年稱電政路居民委員會,1981年從電政路居委會劃出,稱現(xiàn)名。 郵政路社居委會區(qū)于2002年月10月由后墻東路、郵政路、電政路居委會整合而成,沿用至今。 |
2002年10月成立,稱楊家廠社區(qū)居委會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