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因安姓人居住在溝里,村前河床平緩,無水患,取平安之意,故名安溝。 |
北陽村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因村里山羊不上百只,村民希望山羊繁殖旺盛超過百只,取名百羊,后來因百羊難聽,取諧音,得名“北陽”。 |
嶺頭村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因羅姓人氏居住在山嶺上,得名羅家?guī)X頭。 |
二圪臺村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傳說最早住在二圪臺、三圪臺、林洼的是從山西大槐樹那邊遷來的一家三兄弟,兄弟三人各占一屯,因老二居住于此,得名二圪臺。 |
建于清順治二年(1645)。因塬上有一皇姑陵,得名皇姑塬;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因皇和黃、古和姑讀音相近,故人們逐漸稱之為“黃古塬”。 |
王良溝村建于清順治七年(1650),因王姓人氏居住在溝里,得名王良溝。 |
姚家塬村建于清順治二年(1645),因姚姓人氏居住在塬上,得名姚家塬。 |
瓦石頭村建于清順治九年(1652),因村內(nèi)有瓦和石頭較多,得名瓦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