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江西省民政廳關于同意設立永新縣三月坪街道辦事處函的通知》(贛民函〔2018〕12號)文件,為理順國有農墾企業(yè)管理體制,促進農墾融入地方,強化農墾社會管理,2019年設立三月坪街道辦事處,并跟國營永新綜合墾殖場合署辦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禾川鎮(zhè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城廂區(qū),公社化時為禾川公社,1969年恢復禾川鎮(zhèn),1984年行政區(qū)劃為永新縣禾川鎮(zhèn)人民政府,2001年撤東里鎮(zhèn)與禾川鎮(zhèn)合并為禾川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分屬城廂區(qū)(白水鄉(xiāng)、合光鄉(xiāng)、日光鄉(xiāng))和石橋區(qū)(官田鄉(xiāng)、石橋鄉(xiāng)、夏陽鄉(xiāng))。 1958年為石橋公社、日光公社。 1960年日光地為永新縣墾殖場東風分場,1972年從永新墾殖場析出,復立日光公社。 1984年為石橋鄉(xiāng)、日光鄉(xiāng)。 2001年為石橋鎮(zhèn),同年日光鄉(xiāng)并入石橋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泮中區(qū),轄泮中鄉(xiāng),中和鄉(xiāng),秋溪鄉(xiā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泮中區(qū),1958年并為泮中公社,1960年分為泮中,秋溪兩個公社。 1968年泮中、秋溪、煙閣三公社合并為龍源口公社。 1972年又分為泮中、龍源口等公社。 1984年龍源口公社和泮中公社改為龍源口鄉(xiāng)和泮中鄉(xiāng)。 1998年改泮中鄉(xiāng)為泮中鎮(zhèn)。 2001年12月,龍源口鄉(xiāng)與泮中鎮(zhèn)合并改設為龍源口鎮(zhèn)。 |
元至順初,始設澧田建制。 1932年,蘇維埃政府時設澧田鄉(xiāng);1938年設澧田鎮(zhè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設澧田區(qū);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改澧田鄉(xiāng);1957年復澧田區(qū);1958年設公社,澧田轄南城、合田公社;1984年公社改為鄉(xiāng)、鎮(zhèn),澧田更名為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龍門鎮(zhèn)由里田區(qū)管轄,并分為龍門、沙田、吟秋和黃岡四鄉(xiāng)。 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四鄉(xiāng)合并為龍門鄉(xiāng)。 1958年改為龍門人民公社。 1959-1961年和1968-1973年曾兩次與臺嶺公社合并為龍門公社,1984年6月撤社改鄉(xiāng),1997年10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四區(qū)沙市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沙市、泮中、張南、龍溪四個鄉(xiāng)。 1956年合作化實屬沙市鄉(xiāng)。 1958年屬沙市公社。 1959年龍?zhí)、沙市并為沙市公社?/p> 1961年又分為沙市、龍?zhí)飪晒纭?/p> 沙市屬澧田區(qū),龍?zhí)餁w文竹區(qū)。 1968年龍?zhí)镉植⑷肷呈泄纭?/p> 1972年再次分為龍?zhí)、沙市兩公社?/p> 1984年沙市公社改為沙市鄉(xiāng),下轄12個行政村。 同年12月,壙邊村由澧田鎮(zhèn)劃出入沙市鄉(xiāng)。 1997年12月,沙市撤鄉(xiāng)設鎮(zhèn),為沙市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設文江鄉(xiāng)。 1945年改文理鄉(xiāng)。 1949年初改龍源鄉(xiāng)。 1951年改為文竹鄉(xiāng)。 1958年改為文竹公社,1968年又改為水口公社,1972年復為文竹公社,1984年改為文竹鄉(xiāng),1993年設文竹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