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位于迎新東街而得名。取“迎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之意。 |
因本居住地區(qū)位于涑水河以北而得名。 |
因市政府所在該街道及居西而得名。 |
位于立交橋以西而得名。 |
因本居住地區(qū)有省重點中學永濟中學而得名。 |
相傳古時有一位趙姓將軍路過此地,突然患病,住在一尹姓人家,尹家人對趙將軍殷勤侍奉,精心調(diào)理,趙將軍病愈后,為了感恩,命其地名為趙尹。因尹與伊字形相近,語音稍異,久而久之,漸變?yōu)橼w伊,沿用至今,明成化末年曾改為東豐鎮(zhèn),清復為趙伊鎮(zhèn)。 |
南宋末年(1279)八九月間,山洪沖毀麻杜村,部分居民遷至附近三皇廟暫居,因廟會由七社輪辦,一社即一村,俗稱七社廟會。后建新村時擴修三皇廟,于將位于廟東西兩側(cè)的新建村改名為東七社、西七社。后在建立聯(lián)村大隊時,去其方位,取名七社。 |
該村原名小趙莘村(見清光緒《永濟縣志》)簡稱小趙,民國19年(1930),王前初在永濟第五高。ㄎ挥谠摯澹┤谓虝r,將“小”改為“曉”,將“趙”改為“朝”,取宏大之意,更名曉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