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名許村。宋乾德元年(963)建宋陵時,設(shè)東西二作坊,此為西作坊,遂改名為西作村,至民國時期仍以此稱。1949年初簡稱西村。 |
宋乾德元年(963)建宋陵,設(shè)東西二作坊,此在東稱東作村,簡稱東村。 |
明代初期洪洞移民于此,以羅溪在此形似船塢般的地勢而名塢羅村。 |
因位于羅水(又稱羅溪,今稱塢羅河)出山口得名。隋唐時已有羅口之稱。北宋時因距時屬永安縣城十里曾稱“十里店”。明洪武年間以“羅溪至此浦出山口”,定名“羅口”至今。 |
傳東漢順帝時,梁冀之姐為娘娘。順帝常聽娘娘之言,多次給梁家加封進爵,人們羨慕稱梁家為常封,后演稱為村名。 |
因村中有滹沱河,明朝初期洪洞移民郜姓遷此,名曰郜滹沱,簡稱滹沱。屬西村鎮(zhèn)。 |
古名桂花村,宋元豐八年(1085)為防山洪沖毀宋陵,在原村址上修建三道護陵堤,讓洪水從東西兩溝瀉下,令其村東遷并更名曰堤東。 |
原與今堤東村同村名桂花村。宋稱堤西村,因宋元豐八年(1085)筑護陵堤于村東而得名。又因張姓居此,村中有一大沖溝,形似張開的嘴巴,舊時建有寨墻,故稱張嘴寨,俗稱寨上。1994年復(fù)名桂花村,屬西村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