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共和國成立屬三區(qū)新祉鄉(xiāng)。 建國初屬松山區(qū)白芒鄉(xiāng)。 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并入新祉鄉(xiāng),1958年成立白芒大隊,屬新祉公社。 1962年調(diào)整社隊規(guī)模分為白芒、睦源、栗山頭等大隊,1968年擴社并隊并為白芒大隊。 1984年春改大隊為村委會,屬新祉鄉(xiāng)。 2003年撤鄉(xiāng)并村,睦源村復又并入白芒村,新祉鄉(xiāng)、苑坑鄉(xiāng)、大崗山鄉(xiāng)、松山鎮(zhèn)四鄉(xiāng)鎮(zhèn)合并為鈐山鎮(zhèn),屬鈐山鎮(zhèn),沿用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松山區(qū)新祉鄉(xiāng)。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成立新祉、鳳形下兩個大隊,屬新祉公社。 1968年擴社并隊合并為新祉大隊。 1984年春改為村委會,屬新祉鄉(xiāng)。 2003年新祉鄉(xiāng)并入鈐山鎮(zhèn),屬鈐山鎮(zhèn),得名后沿用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松山區(qū)新祉鄉(xiāng)。 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屬新祉鄉(xiāng)。 1958年成立新祉公社賀元大隊。 1962年調(diào)整社隊規(guī)模,分為堂下、賀元、坡元三大隊。 1968年擴社并隊并為堂下大隊。 1976年村部遷至杉皮屋下自然村。 1984年春改為村民委員會,屬新祉鄉(xiāng)。 2003年12月撤鄉(xiāng)并村,南山村并入,屬鈐山鎮(zhèn)。 得名后沿用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松山區(qū)白芒鄉(xiāng)。 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并入新祉鄉(xiāng),1958年成立歐山大隊,屬新祉公社,1963年從歐山大隊分設莊邊大隊。 1968年擴社并隊,莊邊大隊并入歐山大隊,屬新祉公社。 1982年再次從歐山大隊分出,復設莊邊大隊。 1984年春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屬新祉鄉(xiāng)。 2003年10月,撤銷新祉鄉(xiāng),成立鈐山鎮(zhèn),屬鈐山鎮(zhèn)。 得名后沿用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松山區(qū)白芒鄉(xiāng)。 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屬新祉鄉(xiāng)。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屬新祉公社白芒大隊。 1962年從白蕓大隊分出成立金雞布大隊。 1984年春改為村民委員會,屬新祉鄉(xiāng)。 2003年撤鄉(xiāng)并村,新祉鄉(xiāng)、苑坑鄉(xiāng)、大崗山鄉(xiāng)、松山鎮(zhèn)四鄉(xiāng)鎮(zhèn)合并為鈐山鎮(zhèn),屬鈐山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松山區(qū)檀溪鄉(xiāng),1962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屬苑坑鄉(xiāng)。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成立大隊,屬苑坑公社。 1962年成立社背大隊,1968年,擴社并隊,行山、社背、上田、新村合并成立團結大隊。 1972年恢復行山、社背大隊。 1984年春改為村委會,屬苑坑鄉(xiāng)。 2003年撤鄉(xiāng)并村,行山村與社背村合并為行山村,屬鈐山鎮(zhèn),沿用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松山區(qū)苑坑鄉(xiāng)。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成立北坑、江溪大隊,屬苑坑公社。 1968年擴社并隊,北坑大隊并入田心大隊,江溪大隊并入檀溪大隊,1972年恢復北坑、江溪大隊。 1984年春改大隊為北坑、江溪村民委員會,屬苑坑鄉(xiāng)。 2003年10月撤鄉(xiāng)并村,撤銷苑坑鄉(xiāng),成立鈐山鎮(zhèn),北坑村與江溪村合并,成立苑坑村民委員會,屬鈐山鎮(zhèn)。 得名后沿用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松山區(qū)檀溪鄉(xiāng)。 1958年成立龍源、山田兩個大隊,屬苑坑公社。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成立龍源、山田兩個大隊,屬苑坑公社。 1968年擴社并隊,山田大隊并入龍源大隊。 1984年春改為村民委員會,屬苑坑鄉(xiāng)。 2003年10月撤銷苑坑鄉(xiāng),成立鈐山鎮(zhèn),屬鈐山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