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布“藏文含義,一說是”灶“的意思,另一說是”辦法“的意思。相傳,從前該地有一眼藥泉水,經常有四面八方的病人前來泡飲治病,由于當時這地方無任何名字,病人很難找到泉水的位置,藥師王為病人考慮,就給這地方起了一個較為形象的地名,因這個地方冬眠的崩措山和西面齊山、北面麥日山這三座山的形狀如架設的三角灶石而得名”塔布。1988年5月設立。 塔布村東鄰仁布縣界限,西與達竹村相連。設有塔布、托布朗巴2個村民小組。面積10.3平方千米,人口218人。海拔3824米。 |
”達竹“,藏文意為”馬船。原先日喀則宗下政府在雅魯藏布江流域有兩艘船,一艘船在邊雄鄉(xiāng)林村一帶,一艘船在達竹卡一帶。這艘在達竹卡一帶的船,船頭裝著一件用木料制作的馬頭,從此該地得名為”達竹。1960年稱為達竹鄉(xiāng)。 1988年5月設立達竹村。 達竹村西鄰卓村,南與覺仲村接壤。設有大竹卡、喀松波2個村民小組。面積9.1平方千米,人口297人。海拔3785米。 |
“卓”意為“牧區(qū)”,故名。1988年5月設立。 卓村村東鄰恰果村,西鄰差吾慶村。設有卓、納瓊、巴沖3個村民小組。面積19.4平方千米,人口229人。海拔3910米。 |
”恰果“藏文意為”鳥頭。相傳,從前本村有一座稱為”查那“的山,其所有山脈和所處山溝、村莊的地形,從哪個方向觀察,所看到的都如禿鷲的頭部,因而稱之為”恰果,故名。1988年5月設立。 恰果村東鄰確沖村,西鄰卓村,北與達竹村相連。設有年培、侖朱丁2個村民小組。面積34.7平方千米,人口369人。海拔3920米。 |
含義待考,故名。1988年5月設立。 覺仲村西鄰卓村,南鄰恰果村,北與達竹村相連。設有確沖1個村民小組。面積5.76平方千米,人口264人。海拔3894米。 |
“赤雄”意為“橫豎”,故名。1988年撤區(qū)并鄉(xiāng)時設立。 赤雄村東鄰查吾切村,西南與恰桑村接壤,北與雅魯藏布江相接。設有念瓊、達努、達夏,沖沙、石那、尺雄6個村民小組。面積14.34平方千米,人口528人。主要山峰有瑪吞布等。海拔3792米。 |
“柳吾”意為“山腳下”,故名。1960年稱為柳鄉(xiāng)。 1988年5月撤區(qū)并鄉(xiāng)時設立柳吾村。 柳吾村在桑珠孜區(qū)駐地城南街道東方向70.5千米。東與卓村相連,西鄰遲雄村,南與楚西村接壤,北與查吾切相連。聯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設有柳堆、柳麥、恰香3個村民小組。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507人。通聯鄉(xiāng)到柳吾村的公路。海拔3862米。 |
“珠西”藏文意為“正方形的田地”。相傳,從前本村北面有一個叫珠西雄的田地,該農田形狀呈正方形而起名為“珠西”,后來引用至村名。1988年撤區(qū)并鄉(xiāng)時設立。 珠西村東與帕索村相連,南與同拉村接壤,北與聯鄉(xiāng)人民政府相連。設有直加嘎、康洛康羌、多曲、楚西4個村民小組。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387人。海拔3916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