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東李莊,因位于西李莊之東而得名。明嘉靖年間《火神廟碑》載有東李莊之名。后董姓人眾,簡稱董莊。一普后,因重名,加方位詞更名為北董莊。 |
明初此地是宜溝曹家墳地,幾戶雇農(nóng)在此看護(hù),后逐漸形成村落,以曹家墳取名曹莊。 |
傳明初孟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孟莊。后孟姓絕嗣,馬姓家譜記載,明萬歷三年(1575)馬姓于?h臣投轉(zhuǎn)遷孟莊,仍用原名。 |
傳石姓家譜記載,明初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古官道旁,為牛村富戶耕地,村中設(shè)有店鋪,稱牛村鋪。后因北距宜溝鎮(zhèn)七里,改名七里鋪。 |
傳明弘治十年(1497)《菩薩廟碑》記載:原名南翟村,因位于翟村之南而得名。因方位與地勢傾斜,更名為斜里。 |
明洪武年間李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李莊。因村上戶少,更名為小李莊。 |
傳明初李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李莊。后因三面是崗,風(fēng)水好,是一片福地,改名李福營。明隆慶五年(1571)《故樂泉天爵汪翁墓志銘》載有李福營之名。 |
傳明洪武年間姬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姬家屯。后簡稱姬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