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傳元朝末年(907)這里是藏族牧民的游牧區(qū),建有一小寺院并筑有土塔一個,后毀之,此地形東北高且靠東山根,像月灣形狀,故名塔爾灣。 |
因地處東山的山灣處,故稱塔爾灣。據(jù)傳,該地元朝末年建有一座名為“窩爾措寺”的小寺院,后毀之。清乾隆十五年(1750),從民和等地遷來回族居住。 |
原為漢民居住,明洪武四年建村,叫田家莊。清光緒七年(1881年)回移居漢,由柳樹莊回族住入田家莊,則稱舊莊子。其位于上半部,故名為上舊莊。 |
據(jù)傳,光緒年間,蘇姓在此筑一石莊廓居住,后回族遷居此地,故得名石家莊。 |
明洪武四年(1371),漢族居住,叫林家莊。清光緒四年(1878)回、漢移居,佐士圖回族住入舊莊,得名為舊莊子。又因其位于下部,故稱下舊莊。 |
元末明初,甘肅涼州幾戶回族遷到此定居,其村莊在涼州莊與前莊之間,故名中莊。 |
明、清年間,漢、藏族雜居。清光緒二十一(1895)年,漢族遷往他鄉(xiāng),回族遷來居住。村位于一條溝內,且有一眼可供人畜飲水用的山泉,因此得名泉溝。 |
元末明初,有甘肅涼州八家臺的八戶人家,遷到此定居,沿用原名涼州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