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有王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繁衍成村,以姓氏得名王家莊,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王家莊。因其位于辛店集南,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南王莊。 |
此村位于古鄴城南門外,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之地,此村南門有橫匾書曰:“商賈鎮(zhèn)”,曹操改為辛店。北宋《相臺志》為新店。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新店集、辛店東街、辛店南街。1954年9月,鄴縣并入安陽縣,辛店東、南、西、北四道街均劃歸安陽縣。此村以方位而名辛店南街。 |
此村位于古鄴城南門外,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之地,相此村南門有橫匾書曰:“商賈鎮(zhèn)”,曹操改為辛店。北宋《相臺志》為新店。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新店集、辛店東街、辛店南街。1954年9月,鄴縣并入安陽縣,辛店東、南、西、北四道街均劃歸安陽縣。此村因所在辛店集方位而名辛店北街。 |
此村位于古鄴城南門外,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之地,此村南門有橫匾書曰:“商賈鎮(zhèn)”,曹操改為辛店。北宋《相臺志》為新店。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新店集、辛店東街、辛店南街。1954年9月,鄴縣并入安陽縣,辛店東、南、西、北四道街均劃歸安陽縣。此村以方位而名辛店西街。 |
此村位于古鄴城南門外,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之地,相此村南門有橫匾書曰:“商賈鎮(zhèn)”,曹操改為辛店。北宋《相臺志》為新店。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新店集、辛店東街、辛店南街。1954年9月,鄴縣并入安陽縣,辛店東、南、西、北四道街均劃歸安陽縣。此村以方位而名辛店東街。 |
此村位于古鄴城南門外,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之地,相此村南門有橫匾書曰:“商賈鎮(zhèn)”,曹操改為辛店。北宋《相臺志》為新店。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新店集、辛店東街、辛店南街。1954年9月,鄴縣并入安陽縣,辛店東、南、西、北四道街均劃歸安陽縣。此村以方位而名辛店東街。 |
明初有馬姓先祖從山西洪洞遷移此定居,故名馬家莊。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東馬家莊、西馬家莊。1959年,兩村合為一村稱馬莊。因重名,1981年,更名為東馬莊。 |
據記載,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曹操曾三次發(fā)布《求賢令》,故村取名招賢。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東招賢、西招賢、小招賢。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前招賢、后招賢、西招賢。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載有東招賢、西招賢、前招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