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街道境域前身為1949年10月設立的城關市。 1953年1月31日,改為城關區(qū)。 1956年,改為城關鎮(zhèn)。 1958年,改為公社,同年更名城郊公社。 1962年,復建城關鎮(zhèn)。 2003年,撤銷城關鎮(zhèn),成立中山街道。 2009年7月,撤銷中山街道,設立南關街道、北塬街道、新區(qū)街道。 |
古雁街道境域前身為1949年10月設立的城關市。 1953年1月31日,改為城關區(qū)。 1956年,改為城關鎮(zhèn)。 1958年,改為公社,同年更名城郊公社。 1962年,復建城關鎮(zhèn)。 2003年,撤銷城關鎮(zhèn),成立中山街道。 2009年7月,撤銷中山街道,設立南關街道、北塬街道、新區(qū)街道。 2014年11月21日,根據固政函【2014】206號文件(《固原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將原州區(qū)新區(qū)街道辦事處更名為原州區(qū)古雁街道辦事處的批復》),更名為古雁街道。 |
2009年設立北塬街道。 |
民國時期,三營設鄉(xiāng)。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三營為區(qū)。 1958年,成立三營公社。 1983年10月,公社改鄉(xiāng)。 1986年1月,三營鄉(xiāng)改三營鎮(zhèn)。 2003年7月,黃鐸堡鄉(xiāng)并入。 2011年8月,析西部置黃鐸堡鎮(zhèn)。 |
1958年,設立官廳公社、城關公社(同年改城郊公社)。 1962年,城郊公社析設為西郊公社、南郊公社。 1983年,分別被改為官廳鄉(xiāng)、西郊鄉(xiāng)、南郊鄉(xiāng)。 1984年,由官廳、西郊等鄉(xiāng)析置程兒山鄉(xiāng)。 1994年,程兒山鄉(xiāng)改名東郊鄉(xiāng)。 2003年,東郊、西郊2鄉(xiāng)合并,設立清河鎮(zhèn)。 2011年8月,官廳鄉(xiāng)與清河鎮(zhèn)合并設立官廳鎮(zhèn),并將城郊、和平、西關、飲河、明莊、海堡、郭莊、什里、東郊、東紅10個村劃歸街道辦事處。 |
宋代,置開遠堡。 元至元十年(1273年),皇子安西王忙哥剌分治秦、蜀,遂在開遠堡置開成路。 元至治三年(1323年),降為開成州,治開成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州存縣。 清代,稱開成堡。 1949年,設立開城鄉(xiāng)。 1953年1月,設開城區(qū)。 1958年10月,公社化時設開城公社。 1983年10月,由公社改為開城鄉(xiāng)。 2003年7月,南郊鄉(xiāng)并入,改置開城鎮(zhèn)。 |
1949年,設立張易區(qū)。 1958年,設張易公社。 1963年,析設紅莊公社。 1983年,改置張易鄉(xiāng)、紅莊鄉(xiāng)。 2003年7月,兩鄉(xiāng)合并,改置張易鎮(zhèn)。 |
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在閆堡村隔城子古城設三川寨。 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在今曹洼古城設高平寨。 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在高平寨(今曹洼村)設置榷場,與西夏貿易。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為三川縣。 明代,在今彭堡村、撒門村、姚磨村紅寨子等地設有堡寨。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始設彭堡鄉(xiāng),屬中水河區(qū)。 1957年7月,隸屬大營區(qū)。 1958年9月,成立吳磨公社;同年12月,改名為彭堡公社。 1983年10月,改為鄉(xiāng)。 2003年7月,撤鄉(xiāng)設彭堡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