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臨安縣福昌鄉(xiāng),明代屬福興鄉(xiāng),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浪口、橋東、西華屬福興一圖。 民國初屬福興鄉(xiāng),民國17年(1928)屬福興區(qū),民國30年(1941)浪口、橋東、西華屬苕溪鄉(xiāng),民國34年(1945)屬天目鄉(xiāng)至解放。 1950年為鎮(zhèn)龍鄉(xiāng)弼村村,1956年為青云鄉(xiāng)浪口高級社,1958年為天目山公社浪口生產隊,1961年為青云公社浪口生產大隊,1984年為青云鎮(zhèn)浪口村,2001年屬太溯源鎮(zhèn)。 2007年村規(guī)模調整,浪口村規(guī)模不變,轄4個自然村。 |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臨安縣金岫鄉(xiāng),明代仍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楊橋屬靈鳳一圖。 民國初屬金永鄉(xiāng),民國17年(1928)屬金永區(qū),民國24年(1935)屬永安鄉(xiāng),民國30年(1941)楊橋頭屬靈山鄉(xiāng),民國34年(1945)屬永安鄉(xiāng)至解放。 1950年為楊嶺鄉(xiāng)楊嶺村,1954年為楊嶺低級社,1956年為東目鄉(xiāng)楊橋高級社,1958年為天目山公社楊橋生產隊,1961年為楊嶺公社楊橋生產大隊,1984年為楊嶺鄉(xiāng)楊橋村,2001年屬太湖源鎮(zhèn)。 2007年村規(guī)模調整,楊橋村規(guī)模不變,轄7個自然村。 |
以駐地指南山得名。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臨安縣永寧鄉(xiāng),明代屬永安鄉(xiāng),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屬永安一圖。 民國初屬金永鄉(xiāng),民國17年(1928)屬金永區(qū),民國24年(1935)屬永安鄉(xiāng),民國30年(1941)屬永安鄉(xiāng)至解放。 1950年為指南鄉(xiāng)指南村,1956年為臨目鄉(xiāng)指南村,1958年為天目山公社指南生產隊,1960年為臨目公社指南生產大隊,1984年為臨目鄉(xiāng)指南村,2001年屬太湖源鎮(zhèn)。 2007年村規(guī)模調整,指南村規(guī)模不變,轄2個自然村。 村境有闊葉林古樹群,“指南秋色”為市境最具代表性的鄉(xiāng)村秋景。 獲評2011年臨安市“綠色家園、富麗山村”建設精品村。 |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臨安縣神龍鄉(xiāng),明代屬辰隆鄉(xiāng),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觀蓮橋、碧淙村屬辰隆一圖。 民國初屬金永鄉(xiāng),民國17年(1928)屬金永區(qū),民國24年(1935)屬青云鄉(xiāng),民國30年(1941)碧淙、潘村、觀蓮橋屬天目鄉(xiāng)至解放。 1950年為淙社鄉(xiāng)碧淙村,1956年為東目鄉(xiāng)碧淙、觀蓮高級社,1958年為天目山公社碧淙、觀蓮、潘村生產隊,1961年為碧淙公社碧淙、觀蓮、潘村生產大隊,1988年為青云鎮(zhèn)碧淙、觀蓮、潘村村,2001年屬太湖源鎮(zhèn)。 2007年三村合并為碧淙村,轄9個自然村。 |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臨安縣金岫鄉(xiāng),明代仍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青嶺鎮(zhèn)、郜溪、岳畈屬金岫一圖,清宣統(tǒng)間(1909~1911)郜溪、鶴畈、青嶺鎮(zhèn)屬金岫一圖,從村畈、茹荷屬福興一圖。 民國初屬金永鄉(xiāng),民國17年(1928)屬金永區(qū),民國24年(1935)屬青云鄉(xiāng),民國30年(1941)水口、茹荷、青云橋村屬苕溪鄉(xiāng),民國34年(1945)屬天目鄉(xiāng)至解放。 1950年為青溪鄉(xiāng)青云、郜溪村,1956年為青云鄉(xiāng)青云、上坎、郜溪高級社,1958年為天目山公社青云、上坎、郜溪生產隊,1961年為青云公社青云、水口、茹荷、立新、上坎生產大隊,1988年為青云鎮(zhèn)青云、水口、茹荷、立新、上坎村,2001年屬太湖源鎮(zhèn)。 2007年村規(guī)模調整,五村合并為青云村,轄18個自然村。 |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臨安縣永寧鄉(xiāng),明代屬永安鄉(xiāng),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盛村、錦魯里、浪嶺屬永安一圖。 民國初屬金永鄉(xiāng),民國17年(1928)屬金永區(qū),民國24年(1935)屬青云鄉(xiāng),民國30年(1941)盛村塢屬靈山鄉(xiāng),官堰頭、丁家蓬村屬苕溪鄉(xiāng),民國34年(1945)屬永安鄉(xiāng)至解放。 1950年為夏村鄉(xiāng)夏村村,1954年為夏村初級社,1956年為夏村鄉(xiāng)夏村高級社,浪嶺為東目鄉(xiāng)舉足高級社,1958年為天目山公社盛村塢、夏村生產隊,1961年為青云公社浪嶺、盛村塢、夏村、黃崗生產大隊,1988年為青云鎮(zhèn)浪嶺、夏村、黃崗村,2001年為太湖源鎮(zhèn)浪嶺、夏村、農場、盛村塢、黃崗村。 2007年村規(guī)模調整,五村合并為夏村村,轄14個自然村。 |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臨安縣永寧鄉(xiāng),明代屬永安鄉(xiāng),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橫路、錦魯里、西村屬永安一圖。 民國初屬金永鄉(xiāng),民國17年(1928)屬金永區(qū),民國24年(1935)屬青云鄉(xiāng),民國30年(1941)橫路、上徐村屬苕溪鄉(xiāng),民國34年(1945)屬永安鄉(xiāng)至解放。 1950年為夏村鄉(xiāng)橫路村,1956年為橫路高級社,1958年為天目山公社橫路、上徐生產隊,1961年為青云公社橫路、上徐生產大隊,1988年為青云鎮(zhèn)橫路、上徐村,2001年屬太湖源鎮(zhèn)。 2007年村規(guī)模調整,兩村合并為橫徐村,轄8個自然村。 |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臨安縣金岫鄉(xiāng),明代仍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屬金岫一圖。 民國初屬金永鄉(xiāng),民國17年(1928)屬金永區(qū),民國24年(1935)屬青云鄉(xiāng),民國30年(1941)上下畈龍、近頭屬苕溪鄉(xiāng),民國34年(1945)屬永安鄉(xiāng)至解放。 1950年為青溪鄉(xiāng)畈龍村,1956年為青云鄉(xiāng)畈龍高級社,1958年為天目山公社佃村、畈龍生產隊,1961年為青云公社佃村、畈龍生產大隊,1988年為青云鎮(zhèn)佃村、畈龍村,2001年為太湖源鎮(zhèn)佃村、畈龍村。 2007年兩村合并為畈龍村,轄10個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