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由太康縣西南張莊遷來張姓在此開鹽店,由孫店南虹河沿章莊遷來章姓,由秣陵鎮(zhèn)西北遷來臧姓,三家共居一村,故名。 |
清康熙年間,丁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來此,兄居于此,名大丁莊。 |
1929年,為防土匪由劉獻章組織十幾個村莊群眾,出人、出錢、出物共同筑寨,名“保安寨”。因該寨建成于民國年間,與清末建成的眾多寨相比,稱新寨,故名。 |
原有大片梨園,村民多姓張,曾名梨園張。清咸豐元年(1851)建寨,名梨園張寨。后梨園消失,改名張莊寨。 |
清康熙年間,龔姓老兩口,攜三子一女,從四川成都移民來此,長子定居龔堂,三子定居小龔莊,閨女出嫁張莊寨,次子居此,因地處湖坡地帶,水草叢生,初時以撿野鴨子蛋生活,因名。 |
清代,羅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初來時此村名“河南村”,河南村靠碼頭,后來成集,田姓居多,故名。 |
明末清初,此處原有紀莊和韓莊。1958年,幾個莊的人吃、住、干活在一起。1960年散大伙,各回各村居住,紀莊、韓莊未分,故名。 |
明初,劉姓由山西洪洞移民來項,初居紀韓后小劉莊,清康熙年間,來祖劉世強從小劉莊遷此定居,當時,此處有兩個莊,一個叫南劉莊,一個叫南楊堂,兩村中間只隔一道溝。由于劉姓會制綽子,外人來此買綽子,常問那是賣綽子的劉莊,綽劉因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