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老地名“梁山縣”(現(xiàn)梁平區(qū))得名。 [詳細] |
合興街道地處兩河之間一條小山梁上,有合心場,又有合作興旺之意,因而得名。 [詳細] |
明代理學家來知德之父來朝義還遺金,被朝廷敕封義士,并獲賜地名仁賢,仁賢街道因而得名。 [詳細] |
相傳古時街上兩大富翁爭橋,互不相讓。縣官評理時,雙方都不要,遂因“以禮相讓”得名。 [詳細] |
金帶街道因清咸豐八年(1858年),擴修雙桂堂時,寺廟內(nèi)殿挖出一根金帶子,故此得名。 [詳細] |
云龍始建于明末,初名沙埡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名龍沙鋪。民國年間,以一拱橋雕刻畫“龍腳踏云彩而行”更名云龍。 [詳細] |
原名興平市。清同治年間設店開鋪,取名平井鋪。1940年置鎮(zhèn),雅化成今名。 [詳細] |
袁驛鎮(zhèn)因清嘉慶時,境域設有驛站,名袁壩驛,故此得名。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