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叫土關(guān)口行政村,合作化時叫土官口合作社,公社化時稱蘇鋒大隊,后又稱土官口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shè)土官口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解放初為馬家灣行政村,合作化時為馬家灣合作社,1958年和文革時叫蘇鋒大隊,后叫馬家灣大隊。 1984年政社分設(shè)馬家灣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解放初叫王佛寺行政村,合作化時稱王佛寺合作社,公社化和文革時為王河西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shè)王佛寺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解放初為陳家堡行政村,合作化時為陳家堡合作社。 公社化和文革時為豐收大隊,后又稱陳家堡大隊。 1984年政社分設(shè)陳家堡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解放初時叫倉廩溝行政村,合作化時稱倉廩溝合作社,1958年合作化和文革稱朝陽大隊,后又稱倉廩溝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shè)倉嶺溝村民委員會,后改為倉岺溝村村民委員會。 2006年8月,撤鄉(xiāng)并鎮(zhèn)時稱為倉嶺溝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相傳互助二過農(nóng)寺中多個土官佛爺,在此溝建過土官溝寺而得名。 解放初為土官溝行政村,合作化時稱土官溝合作社,公社化和文革時為幸福大隊,后又稱土官溝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shè)土官溝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解放初為牧場行政村,合作化時為牧場合作社,1984年政社分設(shè)牧場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解放初叫倉廩頂行政村,合作化時叫倉廩頂合作社,公社化和文革時改為向陽大隊,后又稱倉廩頂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shè)倉廩頂村民委員會,后改為蒼嶺頂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