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名報恩鎮(zhèn),傳歐陽寶救虎得名,自宋至和元年(1054)建縣以來,均是縣治所在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城西恩江鎮(zhèn),1958年成立恩江鎮(zhèn)人民公社,1980年恢復恩江鎮(zhèn)人民政府建制,2001年橋南鄉(xiāng)并入恩江鎮(zhèn),該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1912年后,屬儒節(jié)鄉(xiā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設下坪鄉(xiāng)、洲頭鄉(xiāng)、棱溪鄉(xiāng),屬永豐縣第一區(qū);1956年撤區(qū),三鄉(xiāng)合并為坑田鄉(xiāng);1958年,成立坑田公社;1968年并入佐龍公社;1972年分出復為坑田公社;1984年4月,撤社改稱坑田鄉(xiāng);2001年5月撤鄉(xiāng)設坑田鎮(zhèn)。 |
1912年后,屬興華鄉(xiā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第二區(qū)江口鄉(xiāng)。 1958年,成立江口公社。 1959年,分為江口、水東公社。 1968年,江口、水東合并為江口公社。 1984年4月,撤社設沿陂鄉(xiāng)。 2001年5月,撤鄉(xiāng)設沿陂鎮(zhèn)。 |
古縣,系西晉太康元年(280)的陽豐縣治所在地。 1912年后,屬古縣鄉(xiā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永豐縣第三區(qū)。 1961年,分屬古縣公社和龍陂公社。 1968年,龍陂、遇元公社并入古縣公社。 1972年,分為古縣公社與遇元公社。 1984年,改為古縣鄉(xiāng)、遇元鄉(xiāng)。 2001年,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撤古縣鄉(xiāng)設立古縣鎮(zhèn),同年,遇源鄉(xiāng)歸并至古縣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瑤田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永豐縣第三區(qū)的瑤田、三灣、湖西三鄉(xiāng)。 1956年撤區(qū),由以上三鄉(xiāng)合并為瑤田鄉(xiāng)。 1958年成立瑤田人民公社,1968年并入藤田公社,1972年與藤田公社分開仍稱瑤田公社。 1984年,改瑤田公社為瑤田鄉(xiāng)。 2001年5月,撤銷瑤田鄉(xiāng)設立瑤田鎮(zhèn)。 一直沿用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藤田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設杏嚴鄉(xiāng)、溫坊鄉(xiāng)、老圩鄉(xiāng)、曾坊鄉(xiāng)、福南鄉(xiāng)、嶺南鄉(xiāng)和藤田鎮(zhèn),1956年合稱藤田鄉(xiāng),1958年成立藤田人民公社,1960年分為藤田、杏嚴公社,1964年并為藤田公社,1968年由藤田、瑤田、陶唐公社合并為藤田公社,1972年三社分開,仍稱藤田公社。 1984年,改藤田公社為藤田鄉(xiāng),1986年,撤銷藤田鄉(xiāng)設立藤田鎮(zhè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石馬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設石馬、龍灣、龍坊、鐘秀、嚴輝、佐坑6個鄉(xiāng),歸永豐縣第五區(qū)。 1956年,將以上6個鄉(xiāng)合并為石馬鄉(xiāng),1958年成立石馬人民公社,1962年分設石馬、層山兩個公社,1964年并為石馬公社。 1984年,改石馬公社為石馬鄉(xiāng)。 1993年,撤銷石馬鄉(xiāng)設立石馬鎮(zhèn)。 2001年12月,撤銷北坑鄉(xiāng),劃歸石馬鎮(zhèn)管轄。 一直沿用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沙溪區(qū)沙溪鄉(xiā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劃為沙溪、西陽、韶源、嚴坑鄉(xiāng),隸永豐縣第六區(qū)。 1958年由沙溪、西陽、韶源三個高級社組成沙溪人民公社,嚴坑鄉(xiāng)并入漢下公社,1968年漢下公社的嚴坑、九龍、其坑、佐坑并入沙溪公社。 1984年,改沙溪公社為沙溪鄉(xiāng)。 1993年,撤銷沙溪鄉(xiāng)設立沙溪鎮(zhèn)。 2001年,撤銷水漿鄉(xiāng),劃歸沙溪鎮(zhèn)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