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劉馬莊。清同治元年(1862)馬姓和劉姓爭莊名,訴訟至宿遷縣衙,知縣吳元漢手書“新安鎮(zhèn)”始得名。 [詳細(xì)] |
因莊北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溝,解放初期,取名北支溝,后簡稱北溝。 [詳細(xì)] |
因該地有河流深闊多泉,冬夏不竭,水色如墨,故名墨河。 [詳細(xì)] |
古時,有唐姓在此地設(shè)客店得名唐店。 [詳細(xì)] |
鐘吾為當(dāng)?shù)氐墓诺孛瑩?jù)史料記載,鐘吾國建于東周。 [詳細(xì)] |
原名蔣店,清咸豐十一年(1861),駱馬湖洪水泛濫,蔣店被淹后遷此新建,故名新店。 [詳細(xì)] |
清道光年間,武進(jìn)士馬從凱在此建窯燒磚蓋御前街侍衛(wèi)府,而得名瓦窯。 [詳細(xì)] |
據(jù)《同治•宿遷縣志》記載:港頭原為港頭坡,今縣西北90里有港頭集,東西地皆低洼,夏秋雨潦水多停蓄。地形似水中碼頭,得名港頭坡,后簡稱港頭。 [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