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有上邦鎮(zhèn)。 1950年,設有上都區(qū)。 1955年,設有城關鎮(zhèn)。 1958年,改為城關公社。 1965年,改為城關鎮(zhèn)公社。 1976年,復為城關公社。 1983年12月,撤銷城關公社,城區(qū)設永清鎮(zhèn),城區(qū)外設上都鄉(xiāng)。 2004年1月,上邦鄉(xiāng)并入永清鎮(zhèn)。 |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置床穰寨。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為床穰里(紅堡),歸清水縣轄。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為床穰鄉(xiāng)。 1949年后,設上邦區(qū)紅土鄉(xiāng)。 1958年,屬躍進公社紅土管理區(qū)。 1961年,建立紅堡公社。 1965年,蔡灣公社3大隊并入紅堡公社。 1983年,改為紅堡鄉(xiāng)。 2004年1月,小泉鄉(xiāng)、太坪鄉(xiāng)、紅堡鄉(xiāng)合并為紅堡鎮(zhèn)。 |
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白駝鎮(zhèn)。 1949年,建白駝區(qū)。 1954年,調(diào)整為白駝鄉(xiāng)。 1958年,改為白駝公社。 1961年,劃分為白駝、化嶺、玉屏公社。 1965年,又合并為白駝公社。 1983年,改為白駝鄉(xiāng)。 1986年,分設為白駝、玉屏鄉(xiāng)。 2004年1月,白駝、玉屏鄉(xiāng)合并為白駝鎮(zhèn)。 |
秦惠公五年(前395年),屬綿諸道轄。 漢代,屬天水漢陽郡。 晉時,屬略陽郡。 明、清時,隸屬天水轄。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天水縣。 1954年,劃歸清水設新化區(qū)。 1958年,成立新化公社。 1961年,分設金集、郭川、田川、堯店、水清、楊郝等公社。 1965年,堯店公社及水清、楊郝公社的部分地域并入金集公社。 1983年,改為金集鄉(xiāng)。 2001年,撤鄉(xiāng)建金集鎮(zhèn)。 |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秦亭、百家鄉(xiāng)公所轄區(qū)。 1950年,分屬白沙區(qū)秦亭、柳林鄉(xiāng)。 1961年,設秦亭、柳林公社。 1965年,秦亭、關山公社并入柳林公社。 1982年,改稱秦亭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xiāng)。 1990年,轄10村,48村民小組。 2004年1月,秦亭鄉(xiāng)與百家鄉(xiāng)合并為秦亭鎮(zhèn)。 |
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白沙鎮(zhèn)屬地。 1952年9月,設山門區(qū)山門鄉(xiāng)。 1958年,改為山門公社。 1961年和1965年,兩次調(diào)整公社規(guī)模后,仍為山門公社。 1983年。 撤銷公社,恢復鄉(xiāng)。 2003年1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04年1月,旺興鄉(xiāng)并入山門鎮(zhèn)。 |
1949年以前,設白沙鎮(zhèn)。 1949年,屬上都區(qū)白沙鄉(xiāng)。 1952年,設白沙區(qū)白沙鄉(xiāng)。 1959年5月,為城關公社白沙大隊。 1961年,組建白沙公社。 1965年,溫泉公社、樺川公社、秦亭公社的部分大隊并入白沙公社。 1983年,改為白沙鄉(xiāng)。 |
1949年以前,為王河鄉(xiāng)。 1950年,屬白駝區(qū)王河鄉(xiāng)。 1954年,改為白駝區(qū)。 1958年,建白駝公社。 1959年,改為白駝公社王河大隊。 1961年,分為王河、元柳、梨林公社。 1965年,元柳、梨林的部分并入王河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xiāng)。 2015年11月,撤鄉(xiāng)改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及行政區(qū)域管轄范圍不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