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塔山童氏宗譜》記載,始祖童潢,字天水,號顓孫,南宋年間宦居迪功郎,紹定六年(1233)的一次游歷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塊沃土,盛贊其地是“山之靈,水之秀”,于是決定從原居地黃巖丹崖上岙舉家遷徙至此。村落位于原先的惠民寺前,以姓氏冠名,家族在同村聚居。故稱“寺前童”,后來則稱之為“前童”。又該地有前童和后方兩村,居前,稱前童,后方村早廢。 |
瀟溪在東,汀溪在西,各取一字,村名為瀟汀,后諧音為小汀。 |
當(dāng)?shù)卦袞畔聫R,故稱柵下。 |
據(jù)《松壇楊氏宗譜》,楊真孫于北宋宣和年間,由岔路街下楊家岙(今已無此村)遷此。楊姓居住橋頭,故稱橋頭楊。 |
1961年建立大隊時,從原鹿山行政村分出,稱鹿分大隊,1983年改稱行政村承襲原大隊名。 |
有湖,湖岸有柘樹,原稱柘湖,楊姓居此,故稱柘湖楊。 |
村由上葛頭、大溪王兩個自然村合并成立的新的行政村,各取一字而命名。 |
有山延伸至村前,俗稱大剩頭,因稱村為大剩,后諧音為大鄭。 |